父母的爱情
郑丽
我一直认为我的父母之间是没有爱情的。打我记事起,他们的婚姻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吵架。父亲总是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稍有不顺他意的事情就会大发雷霆,母亲则总是在哭泣和抱怨,指责父亲的自私、冷酷和不体贴。 就是这样一对标准的“怨偶”,却不离不弃在一起生活了整整60年,直到父亲突发疾病撒手人寰。 父亲离去后,母亲很长一段时间精神恍惚,整天一遍遍回忆他们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点点滴滴。在这些零散的叙述中,我似乎看到了不同的父母。我开始怀疑我过去的判断,他们之间真的没有爱情吗? 父母是娃娃亲,婚前完全没有任何接触。母亲只在一次公社唱戏的场合里,在亲戚的偷偷指点下远远的看了父亲一眼。父亲高大帅气,我想母亲是喜欢的。 父亲第一次见到母亲是去领结婚证的时候。母亲虽然不是大美人,但也非常俊秀,我想父亲至少并不反感母亲,父亲是读书人,家里也不穷,如果完全看不上母亲,以父亲刚烈的性格肯定会退婚。 结婚时,母亲只有17岁,父亲21岁。新婚之夜,父亲送给母亲两块银元,母亲送给父亲的是精心手绣的钱包。从此,这两块银元一直存放在这个钱包里,被母亲珍藏了60年,父亲去世的当天晚上,母亲拿出钱包,摸出一块银元,放到父亲嘴里,剩下的一块,留给自己。这算不算爱情呢? 婚后,父亲还要继续完成初中学业。他向我的爷爷提出,要母亲读书,但我爷爷坚决反对,声称只让父亲一人上学,不会给母亲一分钱。父亲就拿着只够一个人读书的钱,硬是让母亲开始读初中。一个21岁的小伙子,需要怎样的节约才能省出另一个人的学费啊!这算不算爱情呢? 父亲偶尔会对我奶奶抱怨自己没有自由恋爱过,加之母亲结婚两年都没有怀孕,我奶奶就萌生了另娶儿媳妇之意,趁着秋收父亲在家帮忙、母亲上学期间,特地安排娘家亲戚的闺女来家小住,意欲创造父亲和那位女孩子接触的机会。谁知父亲转身就走,去岳父家帮着收秋一个星期,直到那女孩回家才回来。后来母亲问起此事,父亲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不走的话,你上学能上在心上吗?!这算不算爱情呢? 父亲是个克勤克俭的人。他出生于战乱年代,成长于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经历了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为抚育四个儿女吃尽疾苦,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对家庭的一切开支把控很严,除了必须的花销基本不让母亲乱花一分钱。即使如此,父亲依然为母亲买了一块瑞士手表,只因为让母亲也可以在同事们中间骄傲地伸出手臂!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母亲每月工资加起来也不到一百元。 前几年,有次我回家看望二老,母亲很幸福得给我看她手腕上的翠绿玉镯,开心得说,你爹花一万多块给我买的!虽然这时候家里经济状况已有极大好转,但以父亲节俭到吝啬的一贯性格,也是让我们兄妹几个大感意外。我当时打趣父亲,怎么舍得这么出血,父亲淡然说,你妈喜欢,都这个年龄了。这些点点滴滴算不算爱情呢? 父亲病重之时,匆匆赶往北京治疗,上救护车时,父亲叮嘱我,让我把母亲也带上。在难忍的疼痛中,父亲说,你妈从来没有一个人生活过,咱们都走了,她晚上会害怕的!这细微的情感算不算爱情呢? 也许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这些哪能算爱情啊!没有一见钟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生死誓言、没有花前月下……可是,他们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黄土高原的小山沟沟里,战乱又贫穷的生活只能让他们为了“活着”而劳碌,步入婚姻的初衷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和传宗接代。 然而,在父母亲的包办婚姻里,我似乎也感受到一丝与爱情有关的东西。虽然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生死誓言,只是平平淡淡,甚至吵吵闹闹,但相比较那些惊天动地过最后却黯然收场,昙花一现的所谓爱情相比,谁又敢评判这种落实在琐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是爱情呢! 有一种爱情,是待霜染白发,与你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