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教授速写
赵新贵
黄波,我的朋友也。他祖籍山东日照,属虎相,1962年出生于秦皇古都咸阳。系西藏民族大学的正宗“藏二代“(其父亲参加过二野第十八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黄波系中共党员、西藏民大文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现担任着陕西省老教授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西藏民大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又是西藏民大离退休第五党支部书记。
其妻子庄氏玉霞,系甘肃省酒泉人也。她厚道贤惠聪明,在校另外一个学院里也任教授。
黄先生性格活泼,说话幽默风趣,他无论走到那里,都总会引来一片笑声。他为学生上课一走进教室,那些男女学生们总是高兴地呼声连连喊好。他业余时间爱好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乒乓球。有一群球迷师生整天围着他转。先生跳的交际舞非常好,并对其拉丁舞研究很深,由此被西藏民族大学团委大学生交际舞协会聘请为指导老师。
在他的指导下,该大学生交际舞协会获得西藏唯一一个“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社团” 。
2013年他任学校文学院副院长,具体分管教学事务。先生受命毫无怨气,很认真,也很会用人,使文学院工作一度有了新起色。在学术上,他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先后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和各种文章,以及文学作品。其中在《中国藏学》《山花》《西藏研究》等全国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他参加编写了《西藏当代文学史》(副主编)、《咸阳文学史》(执行主编)、《藏族古代文学史》等图书。 完成了**级科研项目2项,地市级科研项目8项。
为边陲安全和扶贫需要,“强基础,惠民生”。西藏自治区在全区机关学校里抽调干部职工驻村蹲点。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又想到了他,让他当工作队长去负责,他又无怨无悔地接受组织决定和任命,于2014年7月带上工作队员,浩浩荡荡地奔赴到了西藏高原的阿里地区。在那海抜5000米的地方,他同当地藏族干部群众同吃同劳动,克服着缺水、缺电、缺氧气的极端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藏族同胞治穷致富。在那儿蹲点驻村一年,高原气候让他吃尽了苦头,到任务完成归来时,人脸黑的如同那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
那年晋升教授职称时学校指标有限,最后结果是,别人的副教授都晋升为正教授了。学校知道他党性强,觉悟高,好说话,就只给了他一个正教授工资待遇享受。此事他也毫无怨言,往后拖了一年多,他的那本大红色正教授职称证书,才由陕西省人事厅颁发给他。尽管钱没加一毛;然而他也很知足,笑哈哈地还请我们这些朋友吃了一顿酒宴。
时过几年,组织上正式批准他退休,辞去了原来担任的一切职务。可同时又返聘他去任校教学督导员,又聘为西藏民大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他说:“自己就是一块砖,任由组织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先生工作态度一如既往,仍然砥砺前行着。在新的岗位上,他一样地又去发热闪光。
黄波教授的党性原则非常强,尽管在他的家庭和亲属及同学中,有很多人都在重要工作岗位上,也都是有职有权的人物,可他从来不给他们添麻烦,公私分明,凡有违原则与党和国家无益的事情绝对不干,与社会无益而有害的话,也从来不去说情打招呼,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廉洁性和应有的坚定党性。****疫情发生后,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去当志愿者,去保护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他11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其中,两次获得**级的奖励,即:2015年11月,获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创先争优 强基惠民先进驻村工作队员”,2021年5月,获得“陕西省老教授协会先进个人”。
在家庭里,他与妻子庄教授相敬如宾,互相关照,共同探讨研究学问,成为西藏民族大学的家庭楷模。他的岳父十年来一直和他俩口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他对老人十分尊敬友好。经常陪同其看牙看腰腿,定期地去体检,支持其日常保健,他多次给买回保健品供老人家使用,一直到把寿高的老岳父看的养老送终。老人生前对他这个充满孝心的女婿非常满意,总是逢人就夸奖。
黄波教授被聘请担任《检察文学》杂志执行主编后,不但工作认真,而且更重要的悬架起了一道检察文学杂志社及当地咸阳作家们,与西藏作家及西藏民族大学交流的桥梁,使几个单位加强了合作往来和学术研究活动。也使更多的咸阳作家的作品,都走进了西藏民族大学的图书馆,使其作品能与该校广大师生见上面。先生还担任了咸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同时又是咸阳市诗词学会咸阳地区高校分会会长;并在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里担任了副会长职务。早在前几年里,他就加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中国写作学会、西藏作家协会和咸阳作家协会等。
先生几十年里,在为西藏民族教育的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奉献。他用自己的热心、勤奋、诚恳、善意,感动着每一个与他交往的各民族的人。对黄波这位好朋友,我曾高兴地写过一首打油诗,诗曰:
教授本姓黄,
大学孩子王。
满腔有热血,
精心育栋梁。
说话多幽默,
惹人笑口张。
工作有热情,
人好名声扬。
尊老又爱幼,
孝善心中藏。
退休志不衰,
永远在路上。
大家学黄波,
幸福又健康。
2022,2,2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