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集:聊天不是辩论,没必要非要分个是非对错

第六十六集:聊天不是辩论,没必要非要分个是非对错

2021-08-15    10'50''

主播: 绾青丝情感调频

1952 11

介绍:
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会循着一个固定的定位,只是平和安宁的表象下却藏着太多的波谲云诡、刀光剑影,不是不懂不争的甜,而是已习惯了争强好胜。 谁不是自己世界的主角呢?从自己的主角变成社会的配角终归会有落差,终归会有些不适应,这其实也无可厚非。然而,真正能改变个人社会定 位的,是努力,是功绩,是各种添彩的成功,而不是嘴皮子上的输赢。 会说话的女人从来都不争,因为她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她们懂得聊天不是辩论,没必要非分个是非对错、你输我赢;因为她们懂得,赢得辩论的最佳方式是避免辩论。 董卿真的是个能言善道的人,说一句舌灿莲花也不为过,但在日常生活中,她却并不那么爱说、和朋友、同事相处时,也从来都没有争过什么,即便是面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指责、小玩笑,她大多数时候也都会一笑而过。 这种不争,像是浸透了沙滩的彩色,不仅蔓延了她的职圈,也渗进了她的生活。 众所周知,董卿有个“非常非常非常严厉”的“虎爸”,以前,她总是像轮子 上的仓鼠,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却又“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父亲在董卿青春懵懂的年华里,扮演得最多的其实是让人敬畏的角色、有的时候,对父亲的“决定”,她也很是不认同。毕业工作、一步步成长起来后、这种不认同在逐渐加剧,父女二人的三观越来越不合,对很多事情、很多人的看法分歧也很大,但是,不管多不喜欢父亲“你这么样那么样”的唠叨指责,多么不认同父亲的做法,董卿都没有和父亲面红耳赤 针锋相对地争执过,甚至,屡屡让步。 她说:“幸福的家庭,从来不是三观相合,而是不争对错。” 人和人终究是不同的,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老一辈的人崇尚俭省, 严厉自持,出门就会关灯,隔夜的剩菜会拿来吃,习惯了劳动,总是不愿意 停下来“享享福”,这是他们的人生观、是他们的思维定式,坚持了一辈子,难以改变。 所谓新老一辈之间的代沟,大抵也源于此,可这样的事情,哪有什么是 非对错,与其坚持要分辨个明白,倒不如不争不辩,图个幸福和乐。 心理学上有一种很常见也很奇特的现象,叫作基本归因偏差,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出现问题、争执、矛盾时,如果原因在别人,我们会认为那就是别人的错,如果原因在自己,我们会认为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普遍的心理下,一旦沟通的过程中出现意见,观点的不致,人的 第一反应就是去反驳、去争辩、去试着说服对方,以证明“错”不在自己 可是,说实话,这其实没什么意义。 无谓的争论、不能带给我们任何东西、相反,执着于聊天中的是非对错 让我们失去很多东西,譬如,别人的好感,譬如亲情,譬如友情,譬如其他。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讲过这样一件事:在出国的渡轮上,她和钱锺书先生为了一个法文读音吵过一架。钱先生的发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很不标准,杨先生给他指出来,他不服,还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杨先生自然也针锋相对,“尽力伤他”,最后,两人还请了同船的一个法国人来公断、结果 证明,杨先生没有错,她是对的。可这场“胜利”给她带来的,却也不过是 一场“不开心”罢了。 富兰克林说:“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你或许有时候会获胜,但是 这种胜利非常空洞,而且,你会失去对方的好感。” 相比于暂时的、口头的“胜利”,获得另一个人长久的好感显然更重一-些。只是,很多时候,尤其是性格比较强势的女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钟燕和雨菲一起去参加领导女儿的生日宴会 宴上,大家一起闲聊,不知不觉,话题就从生日扯到了感恩上,钟燕身边的一位男士微笑着说了一句:“莎士比亚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我们都要做健康快乐的人。 钟燕听了、眉头微微一皱、提醒说:“先生,这句话不是莎士比亚说的 是尼采说的,你搞错了。 男士听了,很不高兴:“不,不可能,女士,是你错了,这是莎士比 亚说的,我记得很清楚。 两人谁也不服谁,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情绪渐渐有些失控,本来在另一边与旁人寒暄的雨菲发现这边出了状况,赶紧过来打圆场,钟燕却拉住她,让她评理:“雨菲,你对哲学很有研究,你来说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这句话是谁说的?” “燕子,你错了,这话是莎士比亚说的,这位先生没错。”雨菲笑了笑说,并替钟燕给那位先生及周围的宾客道歉,然后,拉着她去了洗手间。 “雨菲,你撒谎,你明明知道我才是对的!”到了洗手间,钟燕爆发了, 她觉得好朋友“背叛”了她,很不够意思。 雨菲摇摇头,握住钟燕的手,很认真地说:“燕子,我知道你是对的,可是,我们只是客人,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争个对错呢?争赢了,别人就会喜欢你吗?而且,这是领导女儿的生日宴啊,这么争执,不是闹场吗,落了领导的面子,领导能不怨你?’ 雨菲的话如醍醐灌顶,让钟燕恍然大悟,同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无休止的争论,不分个对错不罢休的好强除了妨碍人际关系,让我们变成人群中“不讨喜”的那个人,能有什么益处? 聊天、沟通、目的是为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拓展人脉、愉悦气氛 能顺利办事,它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没必要太较真。很多事情、世间哪有什 么绝对的是非对错,不过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罢了 一个能言善群,把所有的客人都辩得哑口无言的推销员是卖不出东西去 的:一个争强好胜,把身边所有的人都比下去的女人是收获不了好人缘儿的 聊天不是辩论,没必要非得分个是非对错,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和人 争论不休,可不是一个聪明女人会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