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错了!不敢再拖稿啦!
以后固定更新时间!
因为我喜欢周四,所以定时每周四更新!
不定时加更!❤️
对如斯感兴趣的小伙伴关注一下微博:尘雩
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我【捂脸.jpg】
刹那黄昏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一向是喜欢黄昏的,尤其是带着一抹晚霞的黄昏。
老家是离天很近的地方,那里的天蓝得特别深,浮云姿态万千,一如地上村舍,星星点点铺张在天幕之下。这里没有高楼,没有广厦,只有明亮的北斗星,照亮一个静谧的小镇。
无所谓浮华,不执着于虚名,日日笙歌,余音绕梁,这大抵就是这个小镇最初的样子。
最美的当属黄昏。
青山远黛,落日渐红,湛蓝天空倏尔暗淡,仿佛不速之客闯入宁静,又恍若琴弦争鸣时加入了极其唯美的和弦,一抹亮色豁然出现在蓝天之下,影影绰绰,宛如羞涩舞女,举手投足间尽是曼妙风姿。
那抹亮色旋即变成淡红,或几缕炊烟似的,或红色海洋似的,飘荡着,飘荡着,它仿佛是静止的,可是当你眼睛一眨,它竟变了姿态。
可不是?淡粉色有之,大红色有之,橙黄色有之,手机拿出来照几张相,便是姿态万千,色彩斑斓。若是加了滤镜,那更是千变万化,妙不可言。
白落梅写霞光有很贴切的句子,道:“落日熔金,染醉了半片天空,云霞叠浪,瑰丽似锦,恍若山风打翻了颜料,美得惊心。”
与霞结缘,是城里的事儿。
自上初中始,早上出门踩着朝霞,晚上回家踏着晚霞,说着一天的趣闻轶事给父母听,眼睛却是对着天边红霞,说不清的温情泗流。
自古红霞多寂寞。少年王勃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闯入了多少人的梦中呢喃?
昔日傲娇的神童,如今安在哉?
自古黄昏尽销魂。赵令畤(zhì)有“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陆游有“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李清照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辛弃疾对黄昏的憎恶更是直接,“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知怎的,虽然在这些诗人眼中黄昏美艳绝伦,可恨它太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令人叹惋。
但是重读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经典咏流传》同名主题曲里就特意加了这首诗在里面,再加上张杰的婉转声线,让这首歌倒显出几分静谧。听了,竟有一种被洗脑的感觉。
王维是“诗佛”,听着这个名号,总有几分不染尘世的感觉,可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反倒是深谙这“人间烟火”,从这首诗我们就能看出几分。尤其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可见王维并未活在他的理想国里,而是活在当下。
而这句诗,本该是“浣女归”,“渔舟下”,却成了“归浣女”,“下渔舟”,王维看似不经意的一笔,竟也是千般琢磨,百般推敲,才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王维素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
竹林边突然传来阵阵喧嚣,荷塘里荷叶微颤,露水摇晃,原来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家了,出去打鱼的伙子们顺着江流而下。
空旷的山间刚下过一阵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不羼杂一丝烟火气,正是好雨时节。
温度微凉,带着一丝丝黄昏的昏暗,仿佛秋天就要到来。
不一会儿,明月乍现,松林间有潺潺水声,那是溪水撞击在石头上发出的呼喊——夜将至。
这便是所谓的“诗中有画”。
无需刻意的解释,但是任谁读了,都觉得这诗真美。我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诗的意义即在于此。
你不用去想那些世事纷纭,不用去叹那些人心不古,不用做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之类的勾当,你只要静下来,把这句诗回味百遍、十遍,就是很快乐的事情。
最难以琢磨的是这最后一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你要挽留什么春光吗?你害怕之后的草木凋零,皑皑白雪吗?你怕自己会哀叹、会不舍、会难过吗?世事无常,你真的要把自己困在周围环境之中吗?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这是上天注定的事。
他要轮回你就让他轮嘛!
你管他做甚!
万物自有定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在这里杞人忧天有什么用呢?
不如活得主动一点,过让自己开心的生活!
王孙是谁?
有人说是高位者,有人说是隐士,还有人说是王维自己。
管他是谁呢!
王孙自可留。
《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和“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王维反其意而用之。
人说山中阴冷不可久居啊,人说山中凄凄不可久留啊!
我管他做甚!
你要留便留!你要走便走!
王孙自可留!
刹那黄昏,美好可能只在刹那,但也有可能在你的记忆中,永不褪色,因为“王孙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