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种子的信仰   郁喆隽   荷塘月色   NO.50

【散文】种子的信仰 郁喆隽 荷塘月色 NO.50

2018-10-01    04'00''

主播: 与钟汉良未来自己相遇

1569 14

介绍:
我相信种子里有强烈的信仰。相信你也同样是一颗种子,我已在期待你奇迹的发生。——梭罗 《种子的信仰》是梭罗毕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于人类意义的登峰造极之作。这本书将成为自然和自然史热爱者的必读书,也是对梭罗生平和作品感兴趣者的案头珍藏。《种子的信仰》承续《瓦尔登湖》之淡泊恬青,追寻植物种子传播之奇异旅程。 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生于美国麻塞诸赛州康科德镇,曾就读康科德学院,并进入哈佛大学。1838到1841年间,与兄约翰在康科德镇经营一所私立学校,期间两人曾乘船探险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日后梭罗完成了著名的『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的一周时光』,并发表不少精采的诗作及散文。 1845年春他在华尔腾湖滨建起木屋,开始过着与自然溶为一体、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他在此生活了两年,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刻思考,写出了影响世人至深的著作『湖滨散记』(1854年出版)。 1860年,「森林树木的生命传递」首度发表,之后梭罗更将探讨主题扩展为「种子的传播」,并开始起草「野果」。 1862年,在预期死亡的心态下,整理早期的演讲及论文,准备发表。 5月6日,这位十九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作家逝于康科德镇。 一满月从容升起,宛如一滴冰冻泪晕,横贯古今,冷冷映照亿万年大地的月光如炬如一,康科德森林山幔经久默立地峦深处,镌刻下海洋古老抑或年轻的记忆。那层层叠叠涵盖着人类初始数不尽的奥秘,是否依稀留有生命曾经滚烫的印记?岑寂里伏卧宁和静美, 萧杀中泛动万般生机,蛮荒、蚕食、嬗变、繁华、凋敞、新生、死亡……交织穿梭,演绎着大自然一岁月枯荣。若有若无的森林呼吸时远时近,意乱情迷的花朵兀自羞涩在晨曦雾蔼,乱红粉翠中不停穿梭着深浅不一的嬉笑哭泣,比肩接胝的树们骨节辅作响,盘虬苍劲的古橡树缄默守护土壤的深底秘密……勃勃张扬的独立圆润个体,在自然母亲的巨大子宫里菁菁如织。万物周始,时光悠悠...... 《瓦尔登湖》中的哲学家变身为全神贯注的科学观察者……这是普通读者的真正乐事;跟随他漫步在他热爱的森林,发现土地如谷仓和学校,又一次有机会听到他精确而美好的叙述。 《出版家周刊》 《种子的信仰》……是梭罗天才的杰作。每一页都闪耀夺目的洞见和智慧,以及他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天分。 《华盛顿邮报 书评》 ……诗意而写实地写下对土地无限丰富性的赞美,他将土地比作谷仓和学校,不但是有永恒的真意,也比以往更受人们欢迎。 《时代周刊》 《种子的信仰》的问世,要感谢热爱梭罗的编辑,他的诚实、精确、谦虚和少见的学术性眼光。Brand Dean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梭罗,更重要的,这是弥留之际的梭罗梦想能够完成的作品。 《波士顿环球》 ……梭罗是如此出色的遣词造句和使用比喻的专家,即使在这样一部科学的作品中,他都不倦地显示文字的魅力,令人得到莫大的阅读乐趣。 《今日美国》 种子的信仰 | 郁喆隽 如果地球是从一颗种子发芽长大而来的,那么这颗种子有多大?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亨利 戴维梭罗。他的回答是:那是一颗"直径不到两英里半(约四千米)的圆球,放到康科德镇上,也不过占去其十分之一。" 离康科德镇不到四千米的地方有一片湖泊一一瓦尔登湖。一八四五年三月底的一天,梭罗向朋友借了一把斧头,离开了镇子……两年之后,人们看见他回到了镇上。或许对梭罗来说,现代人崇尚的所谓"说走就走"依然有些造作一一走就走了,无须多言;回就回了,不必再提。王子猷若能结识梭罗,二人一定心意相通:"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后人通过《瓦尔登湖》才明白了梭罗的用心。他说:“我来到树林,是因为我希望过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的生活。”离开了瓦尔登湖的梭罗,开始研究自然:他观察松鼠是如何帮助油松传播种子的,他发现鸟类十分喜爱铁杉籽,他考察柳树是如何通过飘絮散播自己的种子的…… 此后十余年里,他写下了长达九千页的笔记。诗人变成博物学家,隐士成为园丁。这些笔记也像一颗种子——沉睡许久,在梭罗逝世一百三十年后才得以出版,书名是《种子的信仰》。 梭罗在书中写道: “我不相信/没有种子/植物也能发芽/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奇迹。” 梭罗就是一颗种子,他想在每个人心里播下一颗种子。 眼睛总是被花瓣吸引,鼻息往往被花香所迷惑。人总想成为参天大树,却少有人想做一颗种子——安安静静、无声无息。种子孕育生机,包含可能。 种子虽然渴望阳光和泥土,但它知道,扎根有时,发芽有时,绽放亦有时。种子懂得蛰伏,或深埋在皑皑白雪里,或卡在岩石缝隙间,甚至被鸟兽吞入腹中…… 如梭罗所言:“我来到这个世界,并不主要是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是生活在其间,不管它是好是坏。” 种子具备美德,它朴实无华、淡泊坦然、深藏若虚、浑然守一。种子并不随遇而安,因为它有着自己的信仰,深晓自己的使命。于是才知道等待与隐忍,即便不生根、不萌芽,也不同流合污、自暴自弃。 种子孕育生机,包含可能。它践行着一条神圣的准则:自然在最卑微处最伟大。” 当一颗种子消失的时候,将成就一个崭新的生命。 本期节目:【散文】种子的信仰 郁喆隽 荷塘月色 NO.50 主播:郁菲 文编/后期:郁菲 配乐:赵海洋《过去的未来》钢琴版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