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永远在路上
文/David Huang
背景音乐:Nicolas de Angelis - Implora
题记:要么读书,要么行走,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罗马假日}}
据抚养我长大的叔父讲,我母亲怀我时在路上突发状况,紧急送医院生下得我。所以说我几乎出生在路上。这辈子酷爱旅游,大概也是天注定的。 我人生的第一次旅行是在年幼时叔父临终前坚强地支撑着病躯,带我到南京的一趟刻骨铭心的旅行。那是走南闯北的叔父人生最后一次旅行。他用生命教育我行万里路的道理。
长大后我到上海读书,到常州,宁波,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工作过。我甚至远渡重洋到美国加州和内华达州工作和创业过。年轻时我坚持每年二次旅游。年过半百提前半退休,把旅游当事业来做。我对旅游的热爱是渗透到骨髓里,甚至是一种“病”,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病”!
我理解的旅游绝对不是只看看风景,而是带最轻的行囊,最厚重的自己,以风为马,浪迹天涯!无论是看到美景的怦然心动,还是遇到旅伴时的心底温暖,无论是挑战自己后的骄傲自豪,还是听完一段故事后的思考和感动,无不体现旅游的真谛:开拓眼界,拓宽胸怀,丰富思想,升华灵魂。
在土耳其卡帕多起亚冉冉升起的热气球上我们看到了如月球表面的大地奇观,深知原来我们的世界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在希腊圣托里尼岛看到爱琴海夕阳余晖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浪漫,而且是大海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四川四姑娘山我们遇到一对天津的游伴。他们生活很贫穷,艰难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上了名校,有了好的工作。从而彻底改变了家庭的命运。懂事的孩子,安排父母出来旅游,每天打电话安排行程,问寒问暖。对我们的那一份教育和给予我们的那份感动至今萦绕胸怀。在云南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我们远眺了天葬台,被藏人那种信仰的虔诚和生命的豁达所震撼!
我们跋山涉水抵达的不仅仅是远方,更是我们内心出发的地方; 我们倦鸟归林回归的不仅仅是故乡,更是灵魂小栖的地方。这个世界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追寻美的步伐和欣赏美的心灵;这个世界也不缺乏故事,缺乏的是善于挖掘故事的心,拥有成为别人故事的一部分和敢于做有故事的人!旅游的境界远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出游一生,归来依然是少年!到实在老了,虽身不由己,心依向往之。遥远的遐思依然追寻呼伦贝尔草原青青的牧草,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珠峰的日照金顶,爱琴海的醉美夕阳,尼亚加拉的一泻千里,嗒克拉玛干的万里平沙......最后到站下车,还能埋在海边,面朝大海,潮起潮落,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