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
本文选自《论语》中的《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卫灵公》等篇。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修订《诗》《书》《春秋》等古代文献。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本来没有篇名,后人取每篇首句的头二三个字作为篇名。南宋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重点释析]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指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间名词作状语,按时。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相当于“吗” 。“不亦……乎” 即“不也……吗”,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反问句式。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互称朋,志趣相同的人互称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人不知:这里省略宾语“之”。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自己。 愠:生气,发怒。曾子:即曾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故:学过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知新: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可以。 以:凭借。而:连词,表转折。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由: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诲:教,传授。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贤:德才兼备的人。 齐:相同。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 焉:兼词“于之”,在其中。 其:代词,指代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从:跟从,学习。 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弘毅:刚强,勇毅。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停止。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然后:古今异议词,然:这样;后:以后。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大概。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并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解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学而》)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为政》)。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就要改正。”(《里仁》)。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如果有,要一起加以改正。”(《述而》)。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泰伯》)。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子罕》)。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卫灵公》)。
[赏析]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语,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还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