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孟子

2016-06-03    13'59''

主播: 柳醉春烟

426 10

介绍: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孟子》一书,是记录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也是‘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之一,现存七篇,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政治主张为:“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重点释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判断句,“也”,判断句标志。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可以得生者:可以凭借来保全生命的做法。 勿丧:不丢掉。   箪:古代用竹或苇制成的容器,多用来盛饭。。   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语气助词。呼尔:吆喝的样子。尔,助词。而,连词表修饰。 蹴(cù):用脚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俸禄就不去辨别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它。 钟,古代容器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万钟,指高位厚禄。辩,通“辨”,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好处。   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奉: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表疑问,句末语气助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省略句,“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乡,通“向”,过去,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译文]   鱼,是我想要;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放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取大义了。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但我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有办法求生但是却有人不采用这个做法,可以借此来躲避祸患却有人不这样做。因此,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饿死。(如果)轻蔑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饥民都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会因轻视不肯接受。高位厚禄就不去辨别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它,这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得到)妻妾的侍奉,(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赏析]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本篇中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使文章气势宏大,论证严密,富有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