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读完以后让人感慨万千的稿子,
除了其中的“名不见经传的小男生”“新人”“甚至连个混脸熟的小腕儿也算不上”等词汇,让人看得出这是个十多年前的采访,
其他的部分,和十多年后的采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稿子读多了,感觉媒体人对靳先生的评价和描述都大同小异,这个男人的回答,也总是一丝不苟,千篇一律。
听的人会不会觉得枯燥呢?有时候我也会这么想,
但是他十年不变的初心,恰是他的魅力所在,让人沉醉其中。
渴望亲近他,想被他的心境感染,又不敢亲近他,怕惊扰了一池平静的水。
已经有了“近君情怯”的感觉了。
之前的十年,谈不上错过,惟愿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和他,都一如既往,为初心,坚定前行。】
靳东的非物质生活
2005年6月
【对靳东的一次难得的采访稿】
記者:慈荷
來源:《女性大世界》
第一次听说靳东是在朋友参加完电影《秋雨》的首映式。她兴奋地在电话里告诉我《秋雨》的震撼,对片中男主角靳东的艺术才华大加赞赏,她甚至在电话里激动地预言:“他一定会火的。”朋友早已经过了盲目追星的年龄,平日里也是个以理性示人的知性女性。不知为何,被一部《秋雨》震成这样?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男生靳东折服成这样?放下电话,心里纳闷了好一会儿“这位老同志怎么了!”
接受采访靳东完全是被朋友临时抓差。我没看过《秋雨》甚至别的靳东参演的片子,我连靳东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上网搜索靳东,资料少得可怜,只有一张酷哥照,廖廖数行的个人简介:靳东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本科) 身高:1。83米 血型:B型 星座:摩羯
我打电话给靳东的经纪人,想多了解一些靳东的情况,没想到经纪人用三个词就概括完了靳东:工作狂、书痴、理性。这哪像影视界的人?听起来更像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的写照。
见到的靳东,手里随意哪件外套,暗绿网格的毛衣里露出洗得有些发旧的同样色系的衬衣领子,领子没有熨过。所有细节都在传递:这是个不拘生活小节的人。但是这种随意不随便,显得很自然。再看靳东的眼神,特别的深邃而迷离,配合瘦削的脸部轮廓和同样瘦削苍白的手指,不难发现,这是个略带敏感而沉醉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后来的谈话,也都是在靳东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很少涉及到具体的生活。我曾几次把话题拉到现实生活中来,希望多了解一些关于靳东真实的细节,如是二三后,我彻底放弃了。
眼前的靳东,虽然活生生地坐在我面前,但是他的状态并不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他对现实生活中的话题显然不感兴趣,问一些具体的问题,他完全不知如何组织词语,想一想,然后一句:“这个问题太庞大了。”
靳东是我所采访过的演员或是明星中,最不懂得媒体要什么的。不像别的被采访者,对于迎合媒体已经驾轻就熟,一个题目,我往往只用开一句头,对方就能顺着我的意思说出点“真实的细节”或是“幽默的哲理”。靳东不会,他往往答非所问。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要在现场穷思竭虑地想一翻,如组织外交辞令一般严肃地表达出来。我开始以为靳东是新人的缘故,应付媒体的技巧还不熟练,慢慢地,我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这就是靳东。可能十年以后再采访他,他还是这样严肃认真地回答。表演是他的事业,他的态度决定了他不可能马虎对待。
谈到靳东感兴趣的表演,他的思维缜密而逻辑性极强,每每让我产生错觉,这个人应该去从事物理、电子等专业才对。可同时,靳东的缜密、逻辑却与具体生活一点也不沾边。对于生活,他非常的随和和好打发,怎么都行,所以朋友们都说他是个随和、好脾气的家伙。可是,一换到艺术领域,他的缜密,他的挑剔,他性格中的轴劲就全上来了。在剧组里,他并不是大腕,甚至连混个脸熟的小腕也算不上,但是剧组里很多人都“怕”他,说白了,是怕他那股轴劲儿。靳东对自己的表演挑剔到近乎苛刻,同样,对于与他配合的,可能会影响到他角色完美发挥的人和因素,他也不会轻易放过。日子久了,工作狂人的名声也就传开了。说到工作狂的时候,靳东的经纪人很冷静地在旁边补充了一句:“是个疯子,达到痴迷的状态。”显然是被“折磨”后的感言。
靳东的关注点只有角色,对他而言,一个角色在创造前的案头准备和表演创造中是最重要的,至于角色与大众甚至是评论家见面则是最次要的,次要到在靳东的心里已经没有考虑的必要了,对于12月份《秋雨》和靳东受台湾金马奖的邀请参加影展这样一个对于新人来说的殊荣,靳东的心里没有一点涟漪,在采访过程中,我两次提到,他只有一句回答:“我没想过。”
对于靳东来说,最兴奋的过程已经结束了。一次表演的过程就如同一次火山爆发的体验,安静地积蓄力量,爆发,然后重归于寂寞。演戏是一个最理想的发泄渠道,可以在荧幕上尽情释放自己所有的情感。表演创作是一个需要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职业,每接一部戏后,靳东会扑在资料堆里,穷尽所能收集到的有关背景、史料,坐在案头,一点点去逼近那个角色,去熟悉他的气息,他的生活的细枝末节,等到正式开拍时,靳东与角色就已经完成了融合。一部戏就是一段人生。戏里的角色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情绪、情感体验后,我们很难拒绝,这戏里人生不是我们真实人生的一部分。
“做一个人生的旁观者”,靳东的真实世界在戏里。靳东的现实人生相比戏里人生,似乎简单得不值一提,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是班里的尖子,文科成绩尤其的好。业余生活中,靳东大多是个安静的孩子,唯一的乐趣是读书,从《三字经》到《莎士比亚》,中国历史上100多位皇帝的生猝年代和大事记年表可以如数家珍。自己笑称是个“杂食动物”。像所有年轻男孩子一样也为足球狂热过,失望过。但是最爱的一项游戏是台球。靳东觉得台球是训练人理性思维和通盘考虑问题能力的最佳游戏。
选择做一名演员就是他理性衡量自己的各项技能后,用排除法一 一删除,剩下“靳东的最佳”。选择完了,剩下的就简单了,只是努力地去演,尽情地去演,至于能不能成为大明星,那只是过程中的插曲和额外惊喜,“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后所要做的就只剩下承受,苦也好,乐也罢。许多人不快乐,是因为他们害怕选择,或者是选择后又不愿意承担选择带来的果。工作如此,婚姻如此,整个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靳东是幸福的,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表演的热情让他幸福地燃烧着青春和生命。有时候,人活得越纯粹人生反而会越通透。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管是书里也好,剧本的人物角色里也好,都可以供他任意遨游,沉醉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