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巷
文/风铃
柳巷,一个长着两排柳树的丁字胡同,胡同里有三栋老楼。水泥地面坑坑洼洼的,后来社区用水泥修补了一下,现在看起来就像一件旧衣服上打着许多补丁。两排高高的柳树无忧无虑地长了许多年,高昂着头直向蓝天,倒是柳枝垂下,做了风儿的秋千,一年四季,在人们的头顶荡来荡去。
柳树青了又枯,枯了又青,在柳枝的摇曳中,小区的住户也是进了又出,出了又进。年轻人都搬出柳巷,现在住的大部分都是退休职工,还有从农村来城里养老的老人们。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没有固定话题,从家长理短到国家大事。聊得最多的还是谁家的子女孝顺,谁家的儿媳懂事。我整天忙着上班,几乎没时间和这一群大爷大娘聊天,见面只是礼貌性的打个招呼或者旁听一会儿。如今,我也要搬出柳巷了,住惯了,说走还真有些舍不得这些大伯大妈。
我家对门住着一位大爷,今年70岁了,几年前得了脑血栓,虽然腿脚不利索,生活还能自理。儿女都在建筑工地打工,很少有时间来看他。一日他找到我,想让我帮忙找个养老院,还要找最便宜的。他的理由是:“我不能再拖累孩子们了,只要他们能过得好,我在哪儿都一样。”听了这话,心里酸酸的,说不出是啥滋味。想起我的孩子小时候送进幼儿园,总是连哭带闹的不愿去,心里有一些不忍, 舍不得。现在,老人自己张罗去养老院,这样的感觉又突然涌上心头。我问大爷,你的想法儿女们知道吗?他说:”不知道,我不想他们为难,又累又忙的,还得找时间来陪我。哎,人老了,成了累赘了!”我知道老人嘴说愿意去,心里却留恋着这个家,舍不得经营一生的小窝,这里是他毕生的心血与汗水,他舍不得放弃,可是又不得不放弃。这种无奈在老人的眼神中可以读出来。
家是温暖的巢,走出去客居养老院,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不仅生活起居得到照顾,老年人一起娱乐聊天,群居生活也能使精神得到慰籍,但一个人离开家,难免有离乡背井的忧虑。我知道大爷的许多不舍,为了子女又不得不做出离家的选择。中国的老人至死心中都装着孩子,可是子女心中的位置有多少是父母的呢?
我不是说老人去敬老院不好,但心里总是怪怪的。肯定不同于小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是人生的起点,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养老院,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是人生的终点站。一个人由幼儿园起步到青壮年拼搏,终了却要在养老院等死,幸福否?悲哀否?
柳巷里住的几乎都是老人了,有老伴儿的可以相互照顾,有的也有子女陪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甚至是骄傲。孤独的老人也有好多,从他们寡言少语的行为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的昏暗。每每看见他们,我就想到自己的将来,如何养老,如何过好老年生活,应该早做打算。
我所在的县城里养老院有好多家,条件都很好,这是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日趋老龄化,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父母要老,我们也要老,我们都要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吗?我们自己也必须去养老院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想来想去的。还好,现在的养老模式多样化,国家提倡社区养老,政府把养老机构引入家庭,这样的养老模式深受欢迎。又觉得即使老了也没什么堪忧的,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一些,给儿女给社会减轻负担,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在柳巷住了十多年了,现在真的要离开了!我不知道这一群老年人是否会记得我。我肯定不会忘记他们,就像无法忘记那两排柳树一样。又是一年飞絮时,我就要搬走了,而老人们的身影又何尝不若柳絮一样挥之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