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架构之大脑需要“断舍离”》作者:采铜

《高效架构之大脑需要“断舍离”》作者:采铜

2019-01-16    10'51''

主播: 冰 晨

456 1

介绍:
高效架构之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没有价值和没有意义的信息,它们或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或是充满了陈词滥调。在这些信息日复一日的冲刷之下,我们渐渐失去了辨别和筛选精华信息的能力。我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关注了太多与我们没什么关系的人、事、物,这些东西塞满我们的头脑,干扰着我们的思考和记忆。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整合、精简完成后,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更精微的思考。 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科技观察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说,信息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我们的“过滤器”失效了。所以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前提是修好我们的“过滤器”。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讨论时间的那章中介绍了“时间之尺”的方法,对泛滥的资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层面上讲,这种“复古”也恰是最有效率的。 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实用的建议: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要过滤出好的信息,首先要找到好的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它们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它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它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它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位资深专家的推荐;它们可能也会推送一-些营销性的内容,但一定会有所节制, 不会夸大其词;另外,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者担负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较为可信的,比如学术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我们辨别可信赖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疏离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噪声。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通过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来博取眼球。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关注的必要。还有很多看上去很重大的事件诸如节庆、仪式、比赛、活动等,除了那些与你爱好相关的,大多数也与你没什么关系。它们如同盛大华丽的焰火,使人群兴奋喧闹,随后就归于平静。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者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一个人可以洋酒洒写下一大篇,不过是 为了反复强调一一个肤浅或者错误的观点,而要辨识它们,又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相反,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就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我们可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我们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比尔.盖茨可能是地球上最忙碌的人之一.了,多年来,他既要主持巨无霸企业微软公司,还要负责盖茨基金会的慈善工作。可即便如此,他仍保持了一个习惯:每年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闭关,也就是一一个 人待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打搅他。就好像,一个飞速奔跑的人,在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的森林里,走进一-座无人居住的小木屋,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所有的声响被关在了屋外,世界突然安静了,思考就此开始。 通过 上面的方式,信息被合理筛选后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加工、处理它们,然后表达出来,返还给这个世界。这时我们就要力求简洁地表达。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信息,既是一种才能, 也是一种美德。简洁的表达来清晰的思考,而清晰的思考又要以简洁的表达为依托,一体两面。(作者: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