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郁症的部分:
就像是对他人无休止的愤怒和责备,目的是为了获得关心、同情和支持,尽管在表面上看来,患者只是为自己的过错黯然悲叹。
忧郁症患者常常有用自杀报复别人的倾向,而医生首先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他们提供自杀的借口。在治疗中,我总是遵循治疗规则的第一条,向他们建议“绝对不要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以此来缓解他们的紧张。这看起来小事一桩,但我相信触及了问题的根本。
如果忧郁症患者可以为所欲为,还能去指责谁?他们还要报复什么?我告诉她:“如果你想去剧院,或者去度假,那就去。如果半路发现又不想去了,那就别勉强自己。”
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最佳对策,能够满足患者对优越感的需求。他们可以像上帝一样,怎么高兴怎么来。但另一方面,这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他们想要控制并指责别人,如果别人百依百顺,也就无从控制了。这一办法一般相当有效,所以我总是顺着他们,这是一种策略。
另一种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攻击则更为直接。我告诉他们:“每天都去想想怎样才能让别人高兴。如果你遵从医嘱,两周内就能痊愈。”想象一下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原本他们的脑子里从来想的都是“怎样才能让别人担心”。
病人的回答非常有趣。有些说:“这对我来说太简单了。我这辈子都在让人高兴。”但其实他们从未做到。也有人会回答:“我做不到,我太担忧了。”我告诉他们:“那就继续担忧吧,但担忧的间隙你也可以偶尔地想一下别人。”我这样做是想将他们的兴趣转移到他人身上去。
许多人都会说:“我们干吗要去讨好人?他们从不来讨好我。”
我回答:“你只要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就好,别人以后也会得病的。”只有极少数病人会说:“我认真想过你的建议。”
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增加病人的社会兴趣。我知道,造成他们的毛病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合作意识,希望他们自己也能认识到这一点。一旦与人类伙伴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他们的病就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