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下的认知环境,对痛苦状态缺乏一种包容的平常心。无论是喜乐还是哀愁,都是生命呈现的朴素状态,只是我们用趋乐避苦的心态将之区别对待了。精致地抵御“负能量”的人,质问着“你太悲观”的人,急于要求“你必须开心起来”的人,也许会事与愿违。
不由分说的劝导开解,是对病人真实感受的一种否定和排斥,这背后传递着一种站在制高点的、自以为义的对于他人痛苦的粗暴审判。人们不会质问坐在轮椅上的人:“你为什么不站起来?”,却会质问抑郁症患者:“你怎么想不开?”
抑郁症与躁郁症患者往往内心极为敏锐,他们并非“想不开”,病人在此忍受的实际是病理性痛苦,就如感冒发烧一样。哪怕出于好意,喋喋不休的大道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打扰。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安静的休养,耐心的陪伴与支持,哪怕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