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 | 寂寞是一种清福

梁实秋 | 寂寞是一种清福

2020-05-17    06'07''

主播: 唐明™

217 1

介绍:
  寂寞,是一种清福   作者丨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   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   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   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   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   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   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 作品赏析   在书斋里燃一炉香,仿佛周遭的一切都静止了,时间也停下了它的脚步。在这个时候,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生活里细微的事情,便一点点地探出头来,驱散心头的浮躁,独留这一刻的宁静平和。这一刻的寂寞不是空虚,而是一种短暂地跳出尘世的安然。   因为这一刻的寂静,开始能感受到世界的宏伟。不管是山川大海,还是悠久的历史,都足以反衬出个人的渺小。你将在这寂寞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会到自身的渺小,纵然无法悟到四大皆空,也能在这一刻感知生命的奇妙。所以,寂寞也许从来都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当你身处寂寞中时,恰巧就是距离自己的灵魂最近的时候。   这一刻的寂寞足以让你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这一刻的你没有为人子女、父母的身份,你是你。且只是你。作者虽赞美寂寞,但并不强求。这种稍纵即逝的心境,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在遇到寂寞时认真享受,在离开时整理好心情,寂寞与你,亦师亦友。 ——————————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一生创作无数优秀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从不骄纵自满。用平淡真挚抒写人生百态,用坚贞人格赢得世人敬仰。 ————————————   诵习者   洪山菜薹:本名唐明。热爱练习朗诵。希望能以书香浸染灵魂,有诗,有爱,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