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了走不出来?因为你不懂这个道理
如果失恋了,你要怎么办?
这个话题就像恐怖片一样,让人心跳加速手冒冷汗,又忍不住想去窥探和谈论。所以,娱乐圈里那些眼花缭乱的分分合合,尤其是分手、劈腿之类的事情,虽然和我们毫无关系,但永远是最好的谈资,而且决定着我们还要不要相信爱情。
因为,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在失恋事件中毫发无损。深爱的人离开了,固然生不如死;而即使爱情已经不再,对方无情离去,也会严重挫伤自我价值感。
为什么失恋会成为人类最无解的难题之一呢?
失恋后,她沦为了“三无人员”
一个人在热恋时和失恋后的状态,差别能有多大?
热恋时,Apple小姐自信满满:“本姑娘有钱有颜有身材,追求者从家门口排到了钓鱼岛,才不怕他有外心呢!”
失恋后,她蓬头垢面,在前男友可能出现的任何地方,包括公司、家、喜欢去的咖啡馆围追堵截,每天半夜歇斯底里地打电话去讨说法,被拉黑之后又换了N个号码继续轰炸。
她想不明白,那个对她呵护备至的人,怎么会说分手就分手,不留任何余地?而且,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经济压力、没有家长反对,甚至连吵架都只有那么一两次,一切都顺风顺水,直到那一句冷冰冰的“我们性格不和”。
于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Apple小姐就沦为了“三无人员”:无助、无力、无望。理智上清楚地知道复合无望,但问题是,经过这次创伤,这个世界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人、事、物了。既然已经这么糟糕,那么与其以后换一个对象,重演悲剧,还不如本着冤有头债有主的原则,跟这个毁了她三观和整个生活的罪魁祸首血战到底,逼他“负责”。
失恋往往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情绪反应,也足以让一个平时理智开朗的人一反常态,贪、嗔、痴轮番上阵,就像被父母独自留在家中的孩子一样大哭大闹。这是因为失恋精准地引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分离创伤”,把我们重新打回原形,再度退化为那个无助的小孩,除了哭闹撒泼,别无他法。
对一个孩子而言,如果被父母忽视和抛弃,很可能有性命之虞。
Apple小姐清晰地记得被分手那个瞬间,那种天塌下来的感受让她回到了3、4岁时某个冬天的傍晚,天色渐渐黑了,而父母不知什么原因还没回来,炉子里的火灭了,屋里阴暗潮湿,肚子饿,手冰凉,头脑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我会不会死?”
这次被分手的经历,不但重新激起了这份最深层的恐惧,更导致她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下班回家再也没有人可以一起做饭、抢电视遥控器,衣柜空了一半,洗手台空了一半,沙发空了一半,可是家里处处是他的痕迹,所有的人生剧本都乱套了。
面对这份无力掌控的恐惧感,只能借由不断纠缠而逃避。俗话说“分手见人品”,见的就是当一个人的掌控感被严重挑战时,是否还能有足够的情商来共情自己和对方,进行自我修复,重新建立生活秩序。
失恋意味着被迫切断和生命中一个重要人物的连接,而关系的断裂会导致严重的孤独感,以及对生活的无望。从身体层面而言,一些亲密接触,比如拥抱,会促使人分泌一种叫做催产素的激素,它可以让人感到安稳、平静、愉悦、放松,而当失去了身体接触的机会,无法分泌足够的催产素时,人会本能地陷入焦虑。
哪有什么宿命爱情,你只是把他当成了爱情“宿主”
若你被一个人百般宠溺和包容,时间久了,便会下意识地认定他是你命中注定的Mr.Right。不然,为什么他在你“作”到连自己都嫌弃时,还能体贴入微?Apple小姐从前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当Mr.Right转身离去,她的世界和公主梦都摔得粉碎。
和所有被分手的人一样,最让她纠结的是这几个问题:
“我到底哪儿不好?”
“我做错了什么,改还不行吗?”
“我哪里对不起他了,他竟然这样对我?!”
心理学将一个人对于事情发展成因的理解方式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是指认为自身内在因素造成了事情的结果,而外归因则是把结果视为外部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失恋后的短时间内,归因会趋于极端化,有的人认为所有错误都是自己的,另一些人则把责任全都推给外因,比如对方没有良心、第三者插足等等。
关系是双向的,一段关系的结束是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而极端化的归因方式,其实折射出了自我的匮乏感。
前男友包容Apple小姐的不完美时,她的自我价值感得到了满足,暂停了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但当前男友提出了分手,她瞬间又回到了自卑的状态中。也就是说,她的自我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对方是否能够接纳她。
她带着匮乏的自我走入关系,于是前男友成为了她爱情的“宿主”,要为她建立自我价值感,要符合她内在小孩对完美父母的期待,还要接受她对理想爱情的投射。
而她舒舒服服地则“寄生”在他的身上,一味索取情感价值,消耗着他的能量,却很少想到要去照顾他的需求和感受。她的执着和“放不下”,与其说是用情太深,不如说是“未完成情结”在兴风作浪——“你怎么可以不按照剧本走,破坏我完美的未来蓝图呢?”
离开某个人或某段关系会活不下去,这只是你的幻觉。而导致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