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我吃了这段时间里第三次麻辣香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走在路上,问胃,你想吃什么?我的胃闪现出了香锅的样子,“不好吧,又吃?”“不健康哦,我们吃点健康食品吧。”我这么商量道,但它还是很固执。于是我就一个人去了。
我慢慢地把一大锅菜和两小碗饭吃掉,感觉很幸福,也觉得自己很富有。从此感觉到钱这种东西,不仅是为了过生活,也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富有而存在的。
自从搬家之后我一直喝水很少,前几天花重金买了新玻璃杯,果然喝水很多了。新杯子很好看,水倒进去,绿盈盈的,每喝一口都很享受。这也是一个例子。
明明觉得房子会跌价,因为妻子和孩子想要,就买了新房子的丈夫;明明婚纱穿一次就没用,还是买最好看的婚纱的新娘,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不节约,或者没有投资眼光,可其实他们是智慧的,因为他们用钱买到的不只是房子和婚纱,而是“幸福”的体验。
毛姆写很多剧本,挣很多钱,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我对过悲惨生活这件事毫无兴趣……
二、
我的朋友们很厉害,一个个都已经出书,或者正在出书中。
看到他们用微博或者朋友圈发布好消息,下面几乎约定俗成地排着队:哇,恭喜恭喜,求送书!
我觉得很奇怪啊,朋友开个衣服店,我们不会说“求送衣服”!朋友开水果店,不会说“太好了今后我每天都有新鲜水果吃了!”可是一旦有人要出书,有时候甚至一点都不熟哦,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求送书”?我闲着没事干,壮着胆子去问了他们原因。其中一个说,因为后者会让人觉得你有病。另一个则说了很多,大意是他并不是真的求送书,只是调侃而已。我最后还是忍住了,否则真想再问一句“那前者为什么就没病?”以及,“这种调侃究竟好笑在哪里?”
与此相似的还有“你文章写得真好,给我写个文案吧!”“会做设计?太好了给我做个海报!”“画得真棒给我画一个!”做这些工作的人经常被追捧成“你们真好!简单干净没有功利心!”然后陡然提出各种要求,让你说不出那句话,“想要我为你工作?拿钱来买啊!”
说句极端点的话,因为你说了“求送书”,前面的鼓励、赞赏就一文不值。因为你的意思就是,“我虽然喜欢你的书,但是并不想花费一点点去获得。”
这样的“欣赏”,还不如用钱。
“我特别喜欢你,所以我要买你的书,让你的日子更好过一些。”
“你真的好有才气!我愿意支持你走得更远一些!”
这两年,我开始特别愿意买书,并且心酸地发现,有时候买一大叠书,所花费的钱还比不上一件最普通的衣裳。我爱的那些作家们是有多么辛苦,才得以用写作来维持生计啊。
是啊,我们的钱那么少,每一分都要认真地花。可其中一定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来鼓励、保护我们所爱的人的——正因为它稀少,才如此巧妙地,成为一种爱的表达。
三、
最后说一点爱情。
有一句话挺有名,是这么说的:这就是女生去努力的意义之一吧:我认真做人,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手坦然拥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觉得自己高攀,他贫穷我们也不至于落魄。
我一直不能太同意,却说不出来为什么。后来看到博主@我是MISS南的吐槽:这段话的意思还是认为爱情对女性是最重要的事。很多女性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样的女性固然不会为了钱去跟有钱人,也不会茫然爱上一无所有的人。这句话是深受男权思想影响下写出的内心感慨,把男人定义为女性努力的意义。很多时候男权社会给予女性的阴影是女性不自知的。
一个只有10块钱的男人给了你10块,是不是应该很感动?可就算拿出了全部,他自己也未尝不知道,10块钱还是太少了。所以才有人拼命地秀爱意,心里期许着“爱总比钱贵重得多吧”——但赚钱也是一种诚意,我们总担心自己的爱太少,其实钱更少。
我们的确很多时候高估了金钱的能量,但有时候,又错认了贫穷。就像经常有人说,因为人是不知足的,所以钱多钱少一样过——还是不同的。幸福也许并不来自于钱,但它来自于“我很富有”的体验:一年中你吃了多少顿好饭,有没有合适穿出去的衣服,有没有让你想喝水的水杯;你是一直索取的吗?还是可以为所爱的人做些什么?我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感觉到生活越来越好吗?……不要自欺欺人地觉得“我特别知足”“我就是想过平凡的生活”,幸福不是悬空的,一蔬一饭,都是幸福的一部分,这些,都、要、钱。而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赚钱真的不是一件那么舒服的事。
想到这里,还有什么时间悲叹春花秋月,有什么脸跟被子挣扎起不来?赚钱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