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自在阅读》第14天节选《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之二
朗读者:沧海桑田
父母潜意识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各种痛苦的味道,
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被抛弃过的,会抛弃孩子
被粗暴对待过的,会粗暴对待孩子
让人伤感的是,这样做的动机是爱,因为爱
一个人,オ会让他以某种形式跟自己一样。
但是,这是不健康的、没有分化的爱。
健康的、分化的爱,是使孩子摆脱父母的命
运,成为ta自己。
03
人格层面有过度控制倾向的父母可能正在制造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孩子
为了避免对孩子失控,过度控制型的父母会不自觉地打压孩子的各种能力。
比如有的家长随口制定的规矩是:大人说话孩子不要插嘴。
这可能打压孩子以下能力
对环境的敏感及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知道,孩子的直觉能力是高于大人的,以大人身份压制孩子,等于直接压抑孩子的直觉能力。
如果你要讨论真正的大人的事情,就找个孩子不在场的的地方吧。
否则,就是邀请了Ta参与,又不让Ta参与,这就使Ta陷入了双重束缚境地。
研究证明,这是制造严重精神疾病的环境特征。
有个关于双重束缚的段子:有个人养了一只狗,给狗取名为“别动”
这人经常这样对狗说“别动,过来”
或者“过来,别动”
据说后来这条狗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