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父母要学会
给负面情绪找到合适的出口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对于父母情绪的变化,就像风湿病人对天气变化一样的敏感。
那些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都是日积月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作家尹建莉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谁都有抑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但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我们的负面情绪,父母自身要学会给这种负面情绪找到合适的出口。
尽量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
把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冷静思考,给自己一段时间独处,分析自己为何会生气,带着这样的情绪可能会对孩子做出怎样的行为?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样做对解决问题有没有实质性帮助?
通过冷静的思考,很多冲动性行为就会被避免,稳定的情绪下,父母会更客观公众地评价孩子的言行,更有效地处理问题。
诚恳地和孩子沟通,表达真实的感受
没有人可以完美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被各种负面情绪笼罩,实在做不到风轻云淡时,不妨诚实地告诉孩子:
“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现在心情不太好,需要一个人冷静一下,如果你总是打扰我,我怕会对你发火,妈妈不想对你发脾气,所以希望你乖一点。”
比如父母吵架,尽量不要当着孩子面,或者要与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负面情绪不影响我们和你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是因为你。
通过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孩子会明白有矛盾有冲突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对,通过正确的处理,结果也会是好的。
放下控制,摈弃“必须”的执念。
很多父母习惯于做一个指挥家,总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事,稍稍偏离就会怒火上身。
其实父母太过强势,就容易造成情绪起伏不稳,不够柔和。
有人曾说:父母学会示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细细想来,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强势的父母就像太阳,会遮挡住孩子自身散发出的光,对待孩子鼓励教育比打击教育更有成效。
如果经常发脾气,就要反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他人、对环境是否有过高的期待和理想化的要求。
比如,孩子必须听我的、必须学习好、必须及时主动完成作业、必须比邻居的孩子强......
我们要学会摈弃头脑中这些“必须”执念。
不合理信念或不现实的期待,学会鼓励孩子自己走,在他出现错误时为他纠错,这比为他划定前行道路来的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