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我们通过现实生活的基本认识反复强调了认识心的重要性,也尽力帮助大家勾勒出大概的实践方法。尽管如此,认识心这件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高深、艰难的主题。而从佛法真正目的来说,这却只是开始或起步阶段,正如禅宗五祖宏忍大师说的:“不识本心,修法无益”。如果不认识这个心,修行就没有一个下手处,那么,你在哪里修呢?
所以,最后一堂课,我试着从理上把佛法关于心的阐述作一个整体介绍,也算是对前面讲的内容的一个总结吧!
为了说明的方便,佛法的理论常常把心分为三个方面来认识:体、相、用。
所谓体,是指心的本质,被称为空性。空,不可思议,常常用虚空来比喻。现代哲学通常把心体称之为本体。
所谓相,是指心所具备的明了、明晰的功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道、觉察、觉知等。因为它觉知、明了的特征,通常称为明相。
所谓用,是指心所显现的作用、现象。比如,念头、想法、情绪等等都是心的用。物理世界的一切物理现象,像山水楼台之类,依佛法“万法唯识”的理论,都是依心的看法、投射而存在,本质上也是“念头”,也属于心的用的范畴。用,通常又称为显现,指一切能够被认识的对象,包括物理世界的和心理世界的。
这三者是一体三面而言的。心体无形无象,但并非死寂般的空无,而是充满着生机,这个生机就是通过明相的作用表现为显现的现象。而一切显现——现象的当下无非是心体的妙用,并非是现象之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本体。
印度哲学中有一句名言非常诗意地表达了体与用的关系:世界是虚幻的,唯有梵天是唯一的真实,梵天就是世界。
也即是梵天通过“明相”而显现为世界,而执着于世界万象为真实则是无明,因为它是梵天显现的幻象。
作个比方来说明:太阳通过阳光照亮世界万象,太阳比喻为体;阳光比喻为“明相”;世界的森罗万象比喻为显现。
又比如,明净的镜子能够映照出各种影像,镜子比喻为体,在镜子中显现的种种影像比喻为用。但是镜子自带的能够映照出种种影像的“照”的功能,比喻为相。
从理上说,一切的显现——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现象,是心的“空性”通过“明相”的分别而显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空性依明相的功能而显现一切境界,如同镜子依其“照性”而映照一切境界,太阳依其光明而昭显一切境界一样的道理,明相相当于生机妙用。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世间万象包括自我的身心就是心体通过明相变现出来的幻象显现。但是,由于无明,“明相”把显现出来的现象当作是不同的、对立的、割裂的对象来认知。比如看见一朵花,花的种种形象特征其实就是心的空性投射出来的,但由于“明相”不知道,就以为有一朵独立于心之外的花存在。《观心玄枢》如此说:以不知自识变起而复自缘,如画师画出殊形,翻生爱着。以意识笔,苗三界图。高下才分,爱憎随起。
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这样一直在攀缘、执取显现的各种境界,比如执着念头、想法、情绪、立场等。《楞严经》中有一句话就是这样描述心迷失过程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十二)
安住于心性而修,或者说安住于心本来的状态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心的明相不再攀缘其它的显现境界,而是“歇”在自己明照、明晰的状态中。《楞严经》所说的“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即是此意。
我们念佛号的时候,佛号就是“明相”攀缘的一个对象。当“明相”不再攀缘其它对象,只是停在自己觉知、知道的状态中,而不去“知道”任何对象,就是所谓安住在心本来的状态中。
平常我们都是在分别、执取、追逐各种显现的相,比如念头、情绪或物理世界的种种现象,而在这里强调的修行要点,是认识这个特别的明相并且“歇”在其中,把心放在“明相”上。比如观呼吸的要求是把呼吸这个相作为专注的对象,而这里要求的是把“明相”作为专注的对象。说专注其实并不正确,因为专注还是二元的,有能专注的主体和所专注的对象,而明相“歇”在自己的状态中不去攀缘任何对境,已经离于粗重的二元了。
专注于呼吸这个对象是很容易的,但“明相”自安住却非常难,首先要认出它的存在,然后才能谈得上安住。
“觉知”、“知道”其实也是一种相、一种显现,只是它非常特别,它纯净无染,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无相”、“空”或者被认为就是本体,其实它仍然有相,只是非常精微而已,不容易表达,勉强用“明晰”、“明了”来比喻。
明相与显现的区别在于:1、明相纯净无染,几近无相;2、明相开放、广阔;3、明相鲜活生动;4、明相有明了、觉知的能力而其他显现没有,也即是被觉知的对象没有觉知的功能。
如前面的比喻,我们通过比较太阳的光与所照耀的世间万象,镜子的明照功能与镜子中显现的影像,就不难了解这二者的区别以及明相的特点了。
(十三)
明相无论如何特别,本质上它也是心体所显现的一种功能、作用,它也是无常、生灭的,比如睡着时、昏迷时、死亡时,“觉知”、“知道”就没有了。所以,根本上这样的修法还是一种造作,还是一种禅定,但是它却是一种非常殊胜的禅定。
由于明相这些精微的特点,“昭昭灵灵”的觉知一直以来就被很多修行人或修行体系被误认为是本体、真我、大我、绝对主宰、主人翁等等。
为此,玄沙师备禅师说:“更有一般便说昭昭灵灵,灵台智性能见能闻,向五蕴身田里作主宰。恁么为善知识,大赚人,知么,我今问汝,汝若认昭昭灵灵是汝真实,为什么瞌睡时又不成昭昭灵灵。若瞌睡时不是,为什么有昭昭时,汝还会么?这个唤作认贼为子,是生死根本,妄想缘气。汝欲识此根由么,我向汝道,昭昭灵灵只因前尘色声香等法而有分别,便道此是昭昭灵灵。若无前尘,汝此昭昭灵灵同于龟毛兔角。仁者真实在什么处?汝今欲得出他五蕴身田主宰,但识取汝秘密金刚体。”
南阳忠国师问禅客:“从何方来?”客曰:“南方来。”阳曰:“南方有何知识?”曰:“知识颇多。”阳曰:“如何示人?”客曰:“彼方知识,直下示学人,即心是佛。佛是觉义,汝今悉具见闻觉知之性。此性善能扬眉瞬目,去来运用,遍於身中,桎头头知,桎脚脚知。故名:正徧知。离此之外,更无别佛。此身有生灭。心性无始以来,未曾生灭。身生灭者,如龙换骨,蛇蜕皮,人出故宅。即身是无常,其性常也。南方所说,大约如是。”阳曰:“若然者,与彼先尼外道,无有差别。彼云:‘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痒,身坏之时,神则出去,如舍被烧,舍主出去。舍即无常,舍主常矣。’审如是者,邪正莫辨。孰为是乎?吾比游方,多见此说,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淡,铲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若以见闻觉知是佛者,《净名》不应云:法离见闻觉知。若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客又问:“佛性一种为别?”阳曰:“不得一种。”曰:“何也?”曰:“或有全不生灭。或半生半灭,半不生灭。”问:“孰为此解?”曰:“我此间佛性,全无生灭。汝南方佛性,半生半灭,半不生灭。”曰:“如何区别?”阳曰:“此则身心如一,身外无余,所以全不生灭。汝南方身是无常,神性是常。所以半生半灭。”
这二段祖师的开示,核心是说这个昭昭灵灵的觉知心是生灭法,正是生死烦恼、轮回流转的根本,正是佛法真正要破除的对象,如果执着这个为佛法的根本意趣,就是“认贼作父”了。
明相之所以是生灭法是因为它是依对境才有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心本无生因境有,境若无时心亦无。”比如,你在深度睡眠中没有觉知吧?但突然被叫醒,刹那间,六根有了对境,觉知这才生起。
当我们把明相误认为本体时,就产生了永生、天国、极乐世界、轮回、转世……等等幻想,试图以各种形式维系、延续“我”,究其根源,无非是人类根本的恐惧感在作祟。
玄沙师备禅师说这昭昭灵灵的觉知正是“生死根本”,从另一方面启发了我们应该把修行的重点放在这个上面,了解它的究竟,而不是在止息妄念、念诵、拜忏等等上“寻枝摘叶”。你要消灭敌人,至少要知道敌人是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认识这个心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认识了这个心之后,思维它的无常、无我性是非常重要的。由此之故,有志于探索真理或者说作为佛陀的追随者,还应该深入理解佛法“三法印”的见地,以此见地指导后面的修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今后有机会再谈吧。
(十四)
但作为入道方便,安住于心的明相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神会大师才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提倡。注意,这里说的是“众妙之门”,入门而已,是化城而非宝所。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证悟空性,相当于了解有太阳或镜子这回事。因而从太阳自带的光线入手或是从镜子的映照功能“明相”入手,最直接、最亲切。永嘉禅师说“直截心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就是这个意思。
这其中,认识“明相”——太阳的光线或镜子的映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所谓“心本来的状态”。毕竟,心的体性是空性,无法被认识,当然也不存在什么状态之类的说法,唯有从“明相”入手,才是唯一的正确途径。
所以,认识并安住于心本来的状态是修行非常重要的阶段,也唯有从这里入手,才有可能谈修行。因为无法从性体入手,它是绝对的空,同时它时时在显现为各种相,也无法从差别万千的显现入手,太繁杂,抓不住要点,而且显现也无非是明相在分别执取,所以直接从“明相”入手,是最捷径,最有力量的修法。
《楞伽经》中说:“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太虚大师解释说:“独在静处,用自觉来观察。勿用妄想,而所观察的就是自己的觉性,亦不是妄想,以符唐译‘观察自觉’之语。所谓:以如如智观如如理。等到得理智合一,能所双亡,则一切见解,一切妄想悉皆远离,那就差不多了。怎样能用自觉来观察自觉呢?直心正念真如,不观而观,不察之察,惺惺寂寂,冷暖自知。若有观看,有寻伺,那成个什么呢?如何能见到觉性呢?如何能离妄想呢?不见有些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