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住”,就是执取、粘着,我们凡夫都生活在有所住的境界中并随之生起各种相续心念。
生为男人或女人,我们就“住”在身为男人或女人的境界中,生起有关男人或女人的心念,继而生起相关的语言、行为。
失恋或恋爱,我们就“住”在失恋或恋爱的境界中,生起与之相关的心念,继而生起相关的语言、行为。
我们有各自不同的信仰,于是就“住”在自己各自的信仰中,并在其中生起相关的心念,继而生起相关的语言、行为。
我们执着于自己的修持,执着于自己的法门,并在其中生起种种观修的心念,亦是被修行所“住”。
我们有着各自的立场、观念、看法等,于是就“住”在各自的三观中,并随之生起相关的心念,继而生起相关的语言、行为。
吵架时,就住在了吵架的境界中,忧郁时就住在了忧郁的境界中,睡觉时就住在了睡觉的境界中,打坐时就住在了修炼的境界中……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即是虚妄。”“所有相”即是种种住境,也即是说,一切住境皆是虚妄,执着于某种信仰或修炼都是住境,都是虚妄。
我们所“住”的境界就如同茧一样,随之生起的种种心念如同不断加固这个茧的蚕丝一样,我们就牢牢套在其中而不自觉。
即使我们意识到自己陷于某种境界中,想改变或打破它,也是基于另一种境界的参照的行动,即使成功了,仍旧被另一境界所取代,不自觉地“住”于另一境界中。就像我们力图改变某种性格习惯,但紧接着又被新的性格习惯所困,“住”于新的性格习惯之中。
心无所住,并不是说要打破某种境界,而是任一切境界如是显现,也任心念随顺如是的境界而生灭,只是不执取。
所有的心——想法、观点、立场,无非是依所住的境的背景而生起的心,必然被住境所局限、屏障、束缚,故谓之相碍缘起。什么束缚了我们?我们的“住”。比如,作为人类,我们就只能活在以人的感官功能和经验所感知出来的“人类”的世界,我们认为自己所感知的到世界就是如此真实不虚的,我们就“住”在这个“真实不虚”的世界中。而同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一条狗,它活在它的感官功能与经验感知出来的“狗”的世界,它的所“住”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完全不同。
以此类推,一切现象的道理都是如此,比如,矛盾的双方,各自活在自己的看法、立场所构建的境界中,他永远无法理解、体谅别人的看法、立场所构建的境界。即使我们表示能够理解,也只是以自我经验为背景、参照点的理解,还是在自我世界中的“理解”。究其根本,我们都活在“相碍”的境界中。
因为“相碍”,每个人就只能活在自己造作出来的世界或境界中,人与人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理解。现实生活中寻求理解根本上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只要活在相碍缘起的境界中,就永远不可能活在真相、真理之中,而是永远活在迷惑、偏见之中,故而要超越所有的“碍”的束缚、局限,而“无所住”就是唯一的道路。
无所住,然后在无所住的境界生出的“心”,则是清净心、智慧心。强调“生其心”,是在强调“无所住”不是僵化、机械、呆滞,而是依然会随顺因缘生“心”的,是活泼泼、光烁烁的,它不是禅定的定境,那是专注的境界,仍然是“住”的境界。
心无所住,首先要练习自我观察。所谓自我观察,就是觉察内心一直在发生什么,看看自己都“住”于什么境界中,从点到线,从面到体地观察,尤其是我们特别执着的是哪些境界。也是不断发现我们的心是如何在思量、造作的。不断看到心在造作,本身就是非凡的修炼。
其次,要练习无念,并在无念的境界中安住。
前念己逝,后念未起,即是无念境界。或者直观当下的起心动念,立即念头消散无踪,“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这些都是直接的无念经验,也是每个人都马上都能体会得到的境界,只是无法稳定、相续而已。因此,要在此阶段多做安住功夫,此阶段也允许这种安住的造作。
最后,方有机会契入无所住的“境界”。
无所住,即是禅宗所说的“非思量”、“莫造作”,心不造作,即是心无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