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知不道】“消费主义”的立体画像

【莱恩知不道】“消费主义”的立体画像

2020-10-03    11'15''

主播: 莱恩茶叶蛋斯基

972 4

介绍: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首先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们幸福安康。一些老听众都知道,我做节目呢,有一个特点就是节目内容和我的电台名字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因为,说英语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且是有一点学习的成分在里面。而我也更喜欢和大家聊一些我感兴趣的话题,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家之言,不捧不喷。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和消费主义相关的话题。 1. 是什么: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社会大多数人的多数行为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消费主义表现在“对物质产品毫无必要的更新换代、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随意抛弃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采用难以承受的生活方式,等等”。在这种界定之下,消费主义的实质上是拜物主义,通过对物的消费和占有,体现他们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和优越感,他们无所节制的消费污染了环境,过量地消耗了资源,带来了极大的负外部性,但他们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消费(Consume)一词可追溯至14世纪,意同挥霍、用尽;而在16世纪出现的“消费者”(consumer)一词,也有相似的负面意思。 2. 消费主义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极为先进,生产高度发达的结果,并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人类简史》这本书,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里面写到消费主义出现的部分,我在这里截取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正是因为农业释放出了数十亿的人力,由工厂和办公室吸纳,才开始像雪崩一样有各种新产品倾泻而出。比起以前,人类生产出更多钢铁,制作出更多服装,兴建出更多建筑,还制造出令人瞠目结舌、超出想象的各种产品,像是灯泡、手机、数码相机和洗碗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也是因为如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问题:谁要来买这些产品?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有史以来,人类的生活多半颇为困窘,因此“节俭”就成了过去所高喊的口号,像是清教徒或斯巴达人,都以简朴律己而闻名。所以,如果是正直的人,就该避免奢侈、从来不浪费食物,裤子破了该缝缝补补,而不是去买条新的。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公然把这种价值观抛在一旁,无所顾忌地炫耀他们的财富。然而,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 这里我说一下,这里面说,“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无所顾忌地炫耀他们的财富。” 实际上就是在建立一种优越感。但消费主义就试图在让人淡化这样的财富差异和阶级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经常看到商家打着“XXX同款”的噱头来让你乐意扫码支付,而内心又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类似的手段还有明星带货,穿着某家的某款衣服和鞋子出街然后被拍到,再被商家引导一波消费,穿着同款的人会觉得自己身上有了偶像的气质,也站在了潮流的前端-也就是现在大家常称作的“粉丝经济”。 3. 刚才我们说到“潮流”这个东西。潮流本身也是建立一种优越感。通常潮流都是在社会所谓上层精英阶层,俗称有钱,有闲,有名的人。他们要展示自己的不同,和绝大多数底层平庸的人区别开来,必然要从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花心思。然后,他们就出街也好,出入各种高级场所也好,就会有人拍。拍出来必然会引起众多人的追捧和效仿。然后这些人辛苦建立起来的优越感也就随之消失了。然后,他们就开始建立新一轮的优越感。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种潮流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潮来得快,自然过时的也很快。 4. 刚才提到,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辞。现在我们买某个东西,更多的是买它的符号价值,比如这个牌子、代表的阶层等。所以,商家也愿意砸钱堆砌商品的附加价值。最经典的案例不用说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其实钻石本身就没什么价值,当和爱情捆绑到一起之后,仿佛结婚不买个钻戒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提结婚。 本来只是一个商品,却成了众多老岳父岳母验证一个男人是否真爱自己闺女的标准。再举一个例子,上次我和几个朋友逛商场,有两家电动汽车的店面。一家就是中规中矩地摆几辆车,然后周围是穿西装的男士给潜在客户介绍相关信息。而另一家则请了几个模特身材,颜值在线的年轻姑娘,统一身着白色长裙,立马这姑娘这么好看,车也差不到那去的错觉。如果,我有预算,打算买电车,我会更愿意在这家听工作人员为我介绍车的性能等。 5. 现在商家对消费主义的宣传到了丧心病狂,无以复加的地步。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主题都只有三个字:“买买买!“ 西方典型的代表是圣诞节和感恩节”黑五“。我们国内则将此进一步发扬。某宝和够东最突出。最早的双11,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天,生生让你们的马云爸爸搞成了全民买买买的狂欢节,2019年天猫成交额超过100亿只用了96秒。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有这么多钱,我感觉自己又拖了国家的后腿。后来的狗东 618, 919,双12都是买买买。 然后,人们沉浸在消费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的时候,已经被商家的消费主义温和地洗了脑。什么“20岁地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你的钱没有离开你,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你。“ 听起来就像问候提出这句口号的人的全家。没钱花用信用卡、”花呗“透支消费。 消费主义下,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6. 消费主义下,人们购买一件商品,是买它的符号价值。比方说戴了和一样的手表,就觉得自己是街上最靓的gai。然后,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些东西除了能满足人一时的虚荣心甚至暂时地麻痹自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吗?我们的生活质量会因此提高吗?反而,你超前消费会将你当下的生活拖入泥潭。每天穿着AJ,你就成了乔丹吗?穿着陈冠希同款,你能拍得一手好视频吗?频繁打卡各类网红书店,文青地打卡,自己读的书就变多了吗?几万块的包和几百块的包用料上又有什么不同呢?能花几万块钱买个包的人,看重的根本不是它的质量如何,而是符号价值。商家生产商品,也故意让它过一段时间就被淘汰和更新。《人类简史》也提到说: “制造商设计产品的时候,刻意让它在一段短时间后就被淘汰;而且就算旧型号明明就足以满足各种需求,厂商还是会不断推出新型号,我们如果不跟进,就仿佛显得落伍。“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我花钱买这个东西我就是喜欢,觉得它好看。那你可以再想想,谁让你觉得好看的?还是商家的洗脑。举个例子吧,今天出门我准备这样穿;因为这是现在比较潮的搭配,谁觉得潮呢?大家觉得它潮。大家是谁?女孩子的眉毛,现在要这样画,因为现在流行这样画。在每个人都追求异化的时候,其实呈现的是一种高度趋同化。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平常买鞋和衣服喜欢买一些国产品牌里的稍贵一些的产品,而不选择钩子和阿迪奥斯,因为我觉得这样穿和别人撞衫的几率会更低。我也是想让自己看起来不一样对吧?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你看似在自己选择穿什么做什么,而实际上你都是被动地选择,你没有主动权。 我再举个例子,我之前为了公司年会穿正装,花不少钱去订制了一套西装,那师傅的手艺的确精湛,我穿着感觉自己还挺帅的,也增加了几分自信。但是,年会穿过一次,后来面试穿过一次,就一直挂在衣柜里。我平常没法穿,因为别人会觉得我是中介。 7. 消费主义下,消费水平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成就大小、社会地位高低的硬指标。我想说的是,我们要认清商家的这些洗脑套路,不要过度地被洗脑,虽然我们都处于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无法独善其身,但自己要掌握主动。我穿衣服会穿我自己觉得舒服的,干净整洁就行,而不是别人觉得什么潮我穿什么,什么土我就不穿。女孩子学会接受不化妆的自己,离开滤镜的自己。好看不是王道,好看大多数时候也是别人觉得,不是吗?去买那些可以让自己生活更加舒适,实用价值更高的商品。“无物不可以被消费”的时代,我们要抓住自己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接受,被投喂。 感谢大家收听本期的节目,我是蛋斯基,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节目背景音乐: FARAZZY - Shanghai Sunset Teen Daze - Late Trazer/ Lightscape - Awake ***节目部分内容摘自《人类简史》和知乎 ***节目文稿由「主播:莱恩茶叶蛋」编写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