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259.晚晴(李商隐)

诗259.晚晴(李商隐)

2021-06-26    05'08''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94 0

介绍:
晚晴 唐 李商隐 五言律诗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①夹(jiā)城:犹夹寨。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②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③并:更。④迥(jiǒng):高远。⑤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⑥越鸟:南方的鸟。 译文:诗人深居桂林城中,俯看城门外的曲城,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初夏让人感觉尤为清朗。幽草受到雨水的润泽,在夕阳下散发着光泽,让人感到上天对幽草的怜爱。人间的晚晴,美好而短暂,更让人分外珍重。登上更高的楼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微弱而柔和的斜晖,穿过小窗,分外明朗。越鸟的窝巢已被晚晴的阳光晒干,它们体态轻盈,归飞回巢。 背景: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五月,李商隐受桂州观察使郑亚邀请,来到距京城数千里以外的桂林任职。 李商隐早期依靠牛党的令狐家得中进士,后来入赘李党的王茂元家。从此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 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这首诗即是在此背景下写成。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典型反映了作者桂幕初期的情绪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