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即事
北宋 王安石 七言绝句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注释:①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②石梁:石桥。弯碕(qí):弯曲的河岸。③溅溅(jiān):流水声。陂:池塘。④晴日暖风:语本唐人薛能《折杨柳》:“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⑤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
译文: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背景:王安石自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罢相后,回到江南的金陵(今南京市)。他筑居舍于白门(亦称横塘),此地离城七里,去蒋山(晋代宰相谢安旧居地)亦七里,故有半山之称。他闲居时,修改《三经新义》,进《字说》,著《洪范传》,把他一生的学术探讨作一集结,用以垂世立教。
除了著书立说外,王安石平日里亦多与士人、僧道交游,作文、吟诗,或与友人相互唱和。其所作诗则归于自然,归于清寂,颇有悠然见南山之志。平日他亦好出游访友,跨一条驴,跟几个随从僮仆,游寺庙,踏青郊野。有时想到要进城,则乘小船,泛湖沿河,缓缓以行,未尝乘马坐轿摆出大官的模样。人们根本想不到一名跨驴或乘船的老人就是昔日权倾天下的宰相。
这一时期王安石写过很多诗词,这首诗应该就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初夏景物,取景一句一幅。首句静景,次句动景,三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全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富有哲理。表面写春花夏草,但却好似在说如今的平淡生活,胜过昔日的宰相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