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老舍(节选)
我的老家在农村。一到腊月,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在村里的供销社,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那些传统的年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是依然漂亮,那厚厚的纸,散发着油墨的芳香,在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把它当作是年的象征。北方的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它的特殊意义在于向年又近了一步。每天天没亮就会醒来,一想到要过年了,兴奋的睡不着。村里的老人们(你猜怎么说?)说呀:“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过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孩子们嘻笑着、欢呼着,跑开了。除夕的前几天,母亲便开始忙着蒸年糕、蒸馒头,前一天才会用大锅烀肉。我就站在锅台边,紧紧地盯着锅,闻着那飘出的香气,不知不觉着哈喇子都流出来了。母亲在旁边看了,便会用筷子扎出一小块肉塞进我嘴儿里,我都顾不上烫嘴,狠狠地咬下去,哎呀那可真香啊。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呀,我看着父亲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羨慕呀。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 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 立刻 就出来了。小时候的我喜欢穿新衣服。除夕的头天晚上我会把新衣服拿出来,翻过来掉过去地看,睡前早早地把小脚丫洗干净,把新鞋、新袜摆在枕边 看着,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有时会做梦,虽然不知道自己当时的表情,但小脸上肯定带着甜甜笑意。除夕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从睡梦中惊醒。父亲也会在我们的耳边吹风:还睡呀 还睡懒觉哇,该起来喽快起床吧,过年了,早点放鞭炮。我们便一咕噜地爬起来,穿好新衣服、新鞋,跑到外面放鞭炮。然后等待我们的便是饭桌上香喷喷的饺子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那一刻,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饭的。这时吃的饺子都是肉馅的,还会在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的话那就预示着一年将有 好运 相伴。年夜饭后有“守岁”之说,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据说要是能一夜不睡的话,一年之中头脑都清醒。时隔多年,一些往事都已淡忘,但儿时过年的情景却永远地留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