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说,刚认识你的时候觉得你很高冷不敢接近,可相处久了才发现你的与众不同。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形容一个人“高冷”是不礼貌的,这明明就是个贬义词啊!我明明也没有嫌弃过谁,或者说不想和谁接触。
如果你身边也有像我性格一样的人,就请别再给我们定“高冷”的刻板印象了,我只是慢热,再说了这个年代,谁还没有两副面孔呢?
哈哈,开玩笑的,扯回来,其实我想说,我并不高冷,只是不擅长对不亲密的人太过热情。因为我一直觉得,懂我的人自然会懂,爱我的人也自然会爱的。
所以,我不太会对谁特别热情,尤其是一开始。记得从前我还对那种刚认识就能跟人打得火热的奇葩,心怀佩服,后来就无比反感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微妙,在熟人和陌生人之间展现出来的样子,完全是不一样的自己。就像有些人说我高冷,有些人又觉得我纯是一话痨。
朋友呆呆在陌生人眼里一直都是一个“高冷”型的人,不善言语,凡事冷漠,不刻意迎合也不取悦谁,性子很傲,慢热改不掉。
刚认识她是在上学的时候,人特别冷,也不爱笑。别人看她,她爱答不理的表情。一副浩南哥的人的样子。
后来大家一起玩好了,有次聚会聊到大家的第一印象,朋友跟呆呆说第一次看到她,都不敢和她说话。
呆呆一脸委屈的问他,我有那么可怕吗?那后来呢?
朋友冷眼一瞄,原来是个逗逼啊!
很多人可能并不喜欢慢热的人,总觉得他们是高冷,所以没等热起来就把他们遗弃了。
可我说不出为什么,特别喜欢跟这种冷静平和的人待在一起。
太过热情让我害怕,一是怕让我要回报相同的热情,那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承不起来,让人虚脱;二是害怕热情总是快速褪去,因为落差而更加落寞。
林心如和霍建华刚结婚的时候,请柬上的一句“十年挚友蜕变挚爱”是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
这是林心如和霍建华写在婚礼请柬上的话,也是对他们的这段婚姻最好的注脚。巴厘岛定下终生的那一刻,仅有寥寥几张合影流传,徒留一众媒体记者在场外急得跳脚。
这两个人的婚礼就好像他们的爱情,不疾不徐不高调,有种细水长流的平静。
这就像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在爱情里最开始,有人爱了5分,有人爱了10分。是不平等的,但是不代表到最后爱了5分的人不会爱到10分。最重要是爱要有耐心,要等待。
基于自己是慢热标杆,发现确实不利于交际圈的打开和新恋情的展开,但是更能找到一生的恋人和一辈子的朋友。
现在的我,生活里也是习惯了一个人,因为很难为了争取谁而对人热情,或不懂得特别热情的待客方式,因此常常也受到误解。
相反,我特别喜欢一两个朋友,舒服的聊天过程。你抛出个话题,我扔出个段子,慢慢一起找到那个有共鸣的点。
对于爱情呢,其实不管是慢热也好,速热也罢。
我不确定爱情是不是真的两个人在一起了就有的?
是两个人在一起了碰撞出的激情?还是只是由内分泌主导的冲动而已。
《春娇与志明》里面,春娇有一句台词我特别喜欢,“有些事不用在一晚之内做完的,我们又不赶时间”。
后来这句话就成了我对待身边人的态度,有些事情、有些人真的急不来。
所以一定不要轻易伤害一个在你眼中“高冷、慢热型”的人,因为他们对感情往往会加倍执着。
越缓慢的开始一段感情,内心的投入度也就越深。最深沉的爱,常以"冷淡"的面目出现。不敢轻易开始,是害怕有一天离开,会承受不起那种痛楚,之所以慢热也是因为怕被辜负,毕竟每次付出都是全部。
总之,恋爱也好,甚至交友也罢,变化太快的关系都好像是夏天里好看的冰淇淋。
不管你多想珍惜地一口一口慢慢吃掉,也逃不过烈日的炙烤。不需要几分钟就化成一滩甜腻的糖水,掉在手上,黏在心里,食之无味,却甩也甩不掉。
你看你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发微信、看无聊的帖子、刷微博、聊天,为什么却不能给予遇到的人多一点的时间,为什么不给予那些慢热的人多一点展现机会。
速热的人也速冻,慢热的人才最长情,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我,就请再等我一下,我慢慢就变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