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37节》
话说李春林被丁白灵的事搅得忧心重重,心中总觉得有些歉意。好在三个月期限已到,去县学习的赤脚医生林志豪已回来,虽然林主任向章院长要求过想把李医生再留一段时间,章院长不同意,只准延期三天带带林志豪,因院里也缺人。
离开谅南那一天中午,孙主任特意安排大队干部一起聚餐,为李春林送行,他从家里拿来五斤糯米酒,李春林不会喝酒,只是像征性地应付一下,席间好话美语自不必说,李春林心绪很乱,也不在意这些,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孙主任叫两名群众帮忙挑行李,送李春林回卫生院。李春林忧心重重地离开谅南,他最想见,又怕见到的那几个身影却始终沒出现,李春林无限惆怅地回到卫生院。
郭子轩调去黄村合作医疗站,张昌子医生从黄村调回卫生院加强药房兼药品釆购,药房原只有曾大发一个年轻药剂员,需要加强一人,张昌子只是老中药剂,解放前当过药童,解放**了国药,公私联营时并入联合诊所,后又转入卫生院,办合作医疗抽不出医生,章院长只✂“无牛用马”, 那时上面也提倡“一专多能”,在基层卫生院兼职改职是正常的事。
章院长安排李春林住原郭子轩的房间,这是从药房隔出来的小单间,八、九平方米,中间只用土砖砌起二米二高的半墙,卫生院除了院长、会计、出纳住单间或小单间外,其它都两人合住,也不是特别照顾郭子轩,只是郭子轩呼噜打得像雷鸣一样,沒有人愿意和他一起住。开大会时,所站医师也来参加,回不去医疗站,只好寄住院内医师,两人合铺住。
章院长安排李春林在院当医生兼起资料员,这十几人小院的资料员也沒什么事做,年终写写总结而已,但不时要写一些批判文章或向上级的喜报,当时喜报都冠以“这是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胜利!”和“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礓!万寿无彊!”这在李春林看来也不过是小儿科的事,在学校时经常都要写这些材料,但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有些倒霉者常有因写错字或漏字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而被判刑或“专政” 。
彭明生已被推荐去中山医读工农兵学员大专班,学制两年,春节后就入学,这些学员都从“根正苗红” 的“红五类” 中选取,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坚持****为纲”,家庭出身好,政历清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全县只有3个名额,不必考试,只需逐级政审。
因各大队有合作医疗站,又可报销,故各大队来卫生院诊病不多,卫生院诊治的八成以上是机关部门和瓷厂的员工,一日也不过二、三十例,三个医生平均一天看不上十个病人。
在“六二六” 精神影响下,地区、县医院也下放一大批医务人员来谅山支援山区,1970年以后,很多大中专医学院校停办,一大批医学院校的老师也下放到农村来改变农村、山区缺医少药的面貌,卫生院一下增加了8人,由于住宿沒办法解决,章院长只好留两个护士在院,其它六人(包括地区医院一个五官科主治医师,一个外科主治医师)只好分流到大队搞合作医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