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安老师作品《黄金龙传奇》播讲梅芳竹青

周纪安老师作品《黄金龙传奇》播讲梅芳竹青

2023-07-15    19'55''

主播: 梅芳竹青💝

83 1

介绍:
大家好,我是名篇•文学艺术网,世界文学先锋传媒、阳光文化传媒等十大联盟主播团的主播梅芳竹青,今天诵读的作品是作家诗人周纪安老师的作品 黄金龙传奇 文/周纪安   黄金龙是明代抗洪英雄,名黄寅,号金龙,人称黄金龙,河南郾城东南黄岗(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黄岗村)人,生于明朝嘉庆年间(约公元1525年——1545年)。 黄金龙是庶民百姓,也一位真实的抗洪英雄。 五百年前,黄河即将决口之时,黄金龙奋不顾身,纵身跳进黄河,用身体堵住即将决堤的豁口,用生命保护了无数黎民百姓和即将收获的万亩良田。五百年来,他的抗洪英雄事迹代代传颂。他的名字一直活在老百姓心中。然而,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并没有受到官府表彰。老百姓上书,恳求官府将黄金龙事迹上报朝廷,却屡次遭到拒绝。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亲临黄河视察,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抗洪功臣,拨国库288万两白银以修建嘉应观并亲题御书“勒嘉应观"。嘉应观供奉十位抗洪功臣,都是明清朝迋命官、钦差大臣,没有民间抗洪英雄黄金龙。   黄金龙生于贫寒人家,父亲是一个不识字的农夫。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历朝历代争夺中原,让河南战乱不休、人口稀少。黄河常年泛滥成灾,郾城离黄河三百多里,也有不少人被朝廷征为河工,到黄河工地筑堤。黄寅出生时,父亲正在黄河工地挖土抬沙。母亲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起名,就依孩子寅时出生为孩子取名黄寅,字金龙。   黄寅三岁就显示出极强的游泳天赋。有人曾看见,这个三岁的儿童,在村西头坑塘里漂浮嬉戏,居然下沉水中,吓得小伙伴急忙喊来大人打捞,很久才浮出水面又钻进水里,让全材人感到惊讶。八岁那年,黄寅果然成为一名游泳高手。村北有一条沙河,水面宽且水深流急,黄寅却能在两岸间轻松游几个来回。 黄金龙十岁那年,由于家庭贫寒,母亲让他跟随舅父在沙河行船学做生意,往蚌埠、界首等下游城镇运送货物。有一年腊月二十,他们行船到安微蚌埠送年货,到了蚌埠己经是腊月二十八,等船上货物卸完已经年三十了。今年不能回家过年困圆。他舅舅焦虑万分,紧皱眉头,闷闷不乐。黄金龙却说:“舅舅,咱能三十回家。”舅舅说:“小孩子家净说傻活,年三十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黄金龙又说:“舅舅,你听我的。到时候你双眼紧闭,不能睁开,我说啥你说啥。”舅舅半信半疑,说:“事到如今,只能听你的了。”天黑下来,已到掌灯时分,他们起锚开船,撑起白帆。黄金龙站在船头,大声喊道:“水急风顺!”舅舅跟着喊“水急风顺!”黄金龙又喊“船轻舵稳”,舅舅又跟着喊“船轻舵稳”。突然,东北风大作。黄金龙他们顺风扬帆,破浪而行。不到二更时分,船已到了漯河码头。舅舅惊喜万分,知道外甥有观天象、呼风唤雨的本能,真是个了不起的神童。从此,黄金龙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在沙河两岸传开了。   黄金龙八岁那年,黄河泛滥成灾,他的父亲又被征到黃河岸边当河工。同去的本村人回来捎信,说工地生活条件差,衣服又脏又臭,没有换的衣服。黄金龙的母亲心里很焦急:这么远的路程,来回五六百里,谁去送呢?就在母亲焦虑不安的时候,黄金龙说:“我去送吧。”母亲只好同意,准备好干净的衣服,又烙了许多干粮。可是,到了第二天,黄金龙还是在村头和小伙伴们玩要,母亲催他,他说:“不耽误。”直到中午时分,他才告别小伙伴上路。过了中午,母亲又来催他,他说:“我去过了。父亲的脏衣服也拿回来了。”他母亲回家一看,果真如此。母亲非常高兴,想不到儿子还有隐身法、飞毛腿的本事。 从十二岁起,黄金龙就代替父亲到黄河工地上当河工,受到村民称赞,被大家誉为“大孝子”。 在朝廷征用的河工中,黄金龙是年龄最小的。当河工期间,他常常在工余时间跳进汹涌澎湃的黄河中游泳,游泳动作敏捷,还常常用危险动作吓人,在阳光下宛如一条戏水金龙,被河工们称为“黄河一条龙”。久而久之,黄金龙的大名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河工中广为传颂。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是一条水患无穷的大河,几乎年年决口,泛滥成灾。到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年年征召河工治黄,都无济于事。黄河照旧淹毁农田,祸害百姓,两岸民不聊生。 当时,负责全国治黄工程的官员是尚宝司少卿严世藩,负责治黄工程项目的朝迋官员是严世藩手下亲信。严世藩是当朝宰相严嵩的独生子,在治黄工程中克扣粮饷,中饱私囊,贪污腐败,手段极其残忍。   黄金龙年年都要从家乡来到黄河工地,由于耳闻目睹,对朝廷的治黄政策产生怀疑,对严世藩之流的作为非常看不惯。同村的老河工多次劝他不要乱说活,免得得罪官员,惹麻烦甚至丢掉性命。 黄金龙觉得心里非常压抑,就从工棚拿绳绑住自己的双手,纵身跳进黄河,大声叫喊:“黄河啊,黄河!要想不叫我说话,你就淹死我吧!如果不淹死我,我还得说话!”奇怪的是,尽管黄河水势浩大,黄金龙的身体始终漂浮在水面上,竟然被大浪推到岸边,如此又获生还。黄金龙自绑双手、跳进黄河淹不死的故事一经传场,河工们对他敬佩有加。 不久,黄金龙被官府以“妖言惑众,破坏河工”罪名抓获,在治黄工地的旗杆上悬吊三日,以儆效尤。悬吊三日之后,黄金龙被遣送回老家,勒令其不准再到治黄工地做河工;其家中分担河工一责,必须由黄金龙父亲上治黄工地承担。   这一年黄金龙刚十八岁。回到黄岗村后,他整天闷闷不乐。家乡的沙河也几乎年年泛滥成灾发洪水,他被县衙征召修河堤,用在治黄工地摸索出的方法指导百姓修堤防汛,取得良好效果,深得家乡百姓称赞。   二十岁那年,黄金龙得知父亲在治黄工地一病不起,心急如焚,就辞别母亲,前往黄河岸边看望父亲。由于连日暴雨,道路泥泞难行,黄金龙走了四天四夜,才抵达父亲所在的怀庆府武陟县黄河堤口。他在暴雨中寻找父亲,途中发现一处堤防被洪水撕开一道缝隙,险情万分紧急。他立即鸣锣示警告急,众河工闻讯急速赶来,奋力堵塞决口。为防止决口继续扩大而垮堤,黄金龙来不及多想,纵身跳进豁口,指挥民工朝他所在之处倾倒沙石。历时两个时辰,豁口被堵上了,水中的黄金龙却不见踪影。雨过天晴,数万名河工下河打捞,仍不见黄金龙下落。河工们报请治黄官员表彰黄金龙的忠烈之举,遭到拒绝,说是被驱逐之徒不值一提。此后,任何官方文书均没有记载此事,就这样,一个平民抗洪英雄被扼杀在腐朽的官僚体制中。   黄金龙死后,黄河两岸建起很多供奉黄金龙的“黄大王庙”,引起治黄河官员不悦。官府派兵捣毁庙中黄金龙塑像,严令不得再修建此类庙宇。   为了表示对黄金龙的敬仰,黄河两岸百姓前往黄金龙家乡黄岗村叩谢,自愿捐资,修建一座“黄大王庙”,以纪念黄金龙牺牲生命、抗洪救民的大义之举。从此,每年都有黄河两岸客商前来上香。久而久之,黄金龙成为百姓扺抗水灾的守护神,“黄大王庙”香火鼎盛闻名全国。一些民间艺人编撰黄金龙的传说、神话、戏剧,歌颂黄金龙的功德。民间传说,黄金龙纵身跳进黄河堵豁口之时,电闪雷鸣,河工们看到黄河中有一条金鳞金甲的龙在帮助堵豁口。那条金龙就是黄金龙的化身。至今,家乡人还有人说,黄金龙纵身跳进黄河时,头比斗还大,双手宛如箥箕,两只胳膊比檩条还粗。他跳下黄河后,河水急剧落下。黄金龙是神仙,降临凡间投胎,受苦受难,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在百姓危难之时英勇献身,在民间功德圆满之后返回天宫复命,受玉帝封赏,位列仙班。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失宠,御史邹立龙闻风而动,上疏弹劾严嵩。皇帝革去严嵩一切官职,勒令其还乡。嘉靖四十二年(1564年),皇帝将严世藩被逮捕下狱,次年被斩。严嵩被削职为民,家产尽抄。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严家势力倒台后,民间对黄金龙的颂扬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有百姓上书官府,希望奏清朝迋,对抗洪救民英雄黄寅追封。然而,封建社会皇帝以“龙”自称,容不得天下百姓有“龙”字出现。念其抗洪救民义举,地方官府采取不压制、不宣传的模棱两可做法,郾城县县志也刻意回避。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皇帝对黄河河患有高度重视,亲临黃河視察,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拨国库白银288万两,在河南省武陟县修建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亲笔题名;“勒建嘉应观”。在《嘉应观》供奉十位抗洪功臣中,唯独缺少一位在民间家喻户晓的民间抗洪英雄——黄金龙。   黄金龙死后498年,其家乡黄岗村将“黄大王庙”又扩大了许多,同时重塑神像。如今,“黄大王庙”常年香火不断。逢每月初一、十五,方远几十里香客前往进香。笔者访问一位92岁高龄的黄门李氏老太太,她说她十六岁嫁到黄岗,听老人口传许多黄金龙的故事。黄金龙的父辈逃避战乱灾荒到黄岗村,娶妻生子衍延后代。黄金龙是黄岗人的骄傲。黄家世代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民间抗洪英雄。老人家告诉笔者,黄金龙家的祖坟在村西头,三十年前平坟时划成宅基地,谁也不敢不让平黄金龙家的祖坟。   总之,黄金龙是民间抗洪英雄。至今焦作市武陟县的老百姓也没有忘记黄金龙,不断有客商专程来到黄岗村“黄大王庙”祭拜。前几年,黄岗人每年二月二乘车到武陟县嘉应观进香。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漯河市召陵区黄岗村“黄大王庙”供奉着民间抗洪英雄——黄金龙。 2023年5月28日 作者简介 周纪安,男,74岁,汉族,高小文化。河南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街道前周村社区人。 本人漯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漯河市郾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漯河市召陵区戏剧家协会会员, 家谱修编师。 创作戏剧,诗词,散文,文史,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