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89节&播讲梅芳竹青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89节&播讲梅芳竹青

2023-10-02    07'19''

主播: 梅芳竹青💝

40 1

介绍:
连载89       就在预产期前七天,张碧兰和婆母游春草,母亲刘冬雪提着一袋产时用物,来到卫生院找到张怡静。碧兰的婆母这几天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复发,听说媳妇要坐月子,儿子又不在身边,老人不放心,捱着病痛,过来帮忙,也可安慰安慰媳妇。        按照当地风俗,女人产育时,亲生母亲不能在场,怕会延误产程,其实怕亲眼看到女儿在生死博斗时,会心痛不舍吧,或是有亲生母亲在场女儿容易娇气,与医生配合不好。       “怡静姐,我肚子好痛。”张碧兰按着腆着的肚子说。     “快,躺上床我给你检查一下。”张怡静把产妇扶上床。        “是快要 生了,有阵缩,宫口还没开,是头位,胎心音正常,还没那么快,只好在这里待产了,我叫春林収拾一间病房给你住下待产吧。”张怡静说。        到了下午,张碧兰的腹痛却消失了。      “宫口还未开,没有阵缩,产程没进展,怕是一时还生不了,碧兰,你抓紧休息一会吧。”张怡静说道。      “那小孩怎么样?会不会受影响?”张碧兰和她两位母亲担心地问。      “胎心很正常,别担心,不会受影响,好好休息一下,养好精神,耐心等待吧。”张怡静安慰说。        一连两天,风不拂尘,海不扬波,张碧兰腹部再也没出现宫缩,只有偶尔胎儿活动引起局部的感觉。为了安慰产妇,张怡静没事时也窝在病房,陪张碧兰聊天,不失时机地做做产前产后的宣教工作,还拿来跳棋,陪产妇下棋打发时光,缓解产妇的孤独和焦虑。她是过来人,她理解此时此刻,产妇最需要的就是老公陪在身边,这可给她最大的安慰,最重要的力量。        有人说,女人生孩子,相当于一只脚踏在棺材里,另一只脚跨在棺材外,弄不好往里一跌,盖上盖就一了百了了。十多年后,好多医院为了竟争需要,相继设立了“温馨产房”或“家庭式产房”就是基于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       闲着没事,闲着心烦,张碧兰干脆叫母亲过瓷厂,把给俊平织的毛衣拿来,这毛衣只剩点衣袖口还没完成,她在小孩七个多就动手了,把对俊平的爱和思念,一针一线地网织起来,在胸口还绣上一朵兰花,边关山高天冷,可以御寒。        有时碧兰边织边唱起自编的《针线谣》来: “织针短,,毛线长,,针针线线牵情郎; 三月不知郎音讯,,不知阿哥在何方? 织针短,,毛线长,,针针线线牵远方; 边关天气常多变,,但望阿哥莫受凉。织针短, 毛线长,,针针线线连肝肠; 望断天涯无踪影,,哭昏阿妹泪花淌。织针短, 毛线长, 针针线线印心上; 兰花扎根哥心上, 伴随阿哥走四方。”        按本地风俗,女人怀孕期间,不能搬床,不能在墙上打钉,不能缝衣服,织毛衣,搬床怕流产,缝衣服怕缝着小孩的眼睛,织毛衣怕插着小孩的眼睛,出生后会失明,但张碧兰不信这些,不管这些,胎儿的五官在怀孕六个月前就发育健全了,他心绪很乱,正好借此平复翻跃腾扑的心绪,也可完成给俊平织件毛衣。      “碧兰,部队不是有统一发衣着吗?自己织的不知能不能穿得上呢?”李春林提醒说。      “管它呢?趁着无事,织好就给他寄去。”张碧兰边织边回答。        张怡静知道,张碧兰害怕她万一有不测,可留给老公作礼物。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