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一千零一曲:张清芳【下】哎呦喂呀 只是张清芳

129 一千零一曲:张清芳【下】哎呦喂呀 只是张清芳

2024-08-25    177'06''

主播: 正在发声

501 6

介绍: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我对点将唱片的热爱,张清芳占比很高,说阿芳是点将的一姐,也不为过。1995、96两年,阿芳在点将出的最后两张专辑:《大雨的夜里》与《无人熟识》,为她的点将时代,画下了完美的句号。尤其是后者,让她也有了原创的台语金曲。2018年6月,有幸在新竹看了一场慰问志工的演出,除了南方二重唱、曾淑勤、袁惟仁,参加演出者都不知名,其中一位女歌手,唱的就是这首《无人熟识》,场面火爆极了。我当时脑补的就是阿芳唱歌的画面。 1996年底,阿芳加盟百代唱片的首张专辑《纯粹》,视听都令人惊艳。我还记得当时在小县城的新华书店,隔着柜台玻璃,发现宝藏的那种惊喜。可惜,那时买的好些磁带,草率地借给同学后发生变故,就永别了。如同专辑里的歌名:《人去楼空》,可惜没能《及时觉醒》,《该不该我明白》。 一年后的《花雨夜》专辑,仍是视觉听觉双重惊艳,尤其是同名主打歌前轻柔的口白,在李正帆诗意的编曲下,格外动人。严格说来,以流行音乐的流行度而言,阿芳歌唱生涯的高光时刻,随后就画上了休止符。1998年的《哎呦喂呀》与《只是张清芳》两张专辑,品质极佳,但已很难像之前那样大热了。了解当时歌坛生态的话,就知道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不独阿芳。也可以说,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自此渐渐落幕。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2002年初,阿芳加盟丰华唱片。遇上驾校老同学的老板彭国华,还有闲不住的老板娘张小燕,注定不会简单。再加上作家张曼娟,三张女人一台戏,我们等待到了《等待》专辑,等待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阿芳——安静的阿芳,松弛的阿芳,举重若轻的阿芳。《兰花小馆,12点见》、《深邃与甜蜜》、《瓦上的舞蹈》、《看花火》、《我带你回家》、《你喜欢现在的我吗?》,看着这些歌名,就像一出出讲述中年心事的舞台剧。下午的秋阳,照进房间里,光影中,飞舞的尘埃,玻璃杯里缓缓沉落的茶叶,意味近似。 年底的《双陈故事》翻唱专辑,既是陈志远、陈复明两位大师的音乐故事,更是阿芳彼时的心情与心境。翻唱的都是已经经典化了的作品,难度极大,阿芳唱得从容,也唱得震撼。《最后一夜》,蔡琴的成名作之一,但这首歌本身有一种落幕前告别的气息,阿芳唱起来,别有一种韵味。《台北的天空》,王芷蕾珠玉在前,而且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阿芳这一版,又赋予了一种戏剧的张力,更有内在的气势,殊为难得。 2004年初的《感情生活》,是截至目前阿芳的最后一张原创专辑。仍然是张曼娟的文学加持,陈志远、陈晓娟的音乐,黄舒骏的制作,都保证了这张专辑的隽永品质。《你手中的清水烧》,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爱与青春的代表”,“心甘情愿的煎熬”,“只记得爱的美好”。就像张曼娟在专辑文案里所说:“感情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拥有的既不是‘近来的’感情生活,也不是‘过去的’感情生活,而是‘一生一世’的感情生活。”“在阿芳的歌声中,我们温习着自己的感情生活,并且感知到,做为一个女人,可以这样柔软,也可以这样壮大。” 梳理阿芳的歌唱生涯,也是梳理自己的记忆与情感,熟悉与陌生兼而有之。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往往需要借助某个参照,才能激活,否则,便湮灭在了时间的荒原。这参照,可以是一段文字、一缕阳光,也可以是一首歌、一丝气味。重温阿芳的这些歌,激活了许多感觉,有当时的阳光与风,当时的气味,当时的食物,当时的悲欢。记忆被勾勒与填充得愈加清晰,相应的情感也被随之唤醒。 那时的生活条件,即便是戴着滤镜看,也算不得美好。但我常常想起三十年前某个场景:暑假补课时的下午,老大不情愿地从家走到学校,一路上,哼着阿芳的歌,看着蔚蓝的天空,还有那很低的云朵,偶尔有风,这时会觉得这天空与云朵,阿芳也看得见。当然不敢奢望像今天这样轻松获得各种信息资源,更不敢奢望有一天能看阿芳的现场。但就这一丝同一片天空与云朵的遐想,就足以消解暑热与少年的苦闷了。而今天,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反而越来越坚硬了。那就多听听阿芳吧,让内心稍稍柔软一些,让生活等一等内心,别总是那么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