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孟华 诵读:小瑛
(一)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1800多年前的今天。
十常侍乱政,董卓专权,成为压垮风雨飘摇中东汉江山轰然倒塌的最后一根稻草。
岁值甲子的深夜:漆黑、冷峻、萧杀……
一个身长九尺,面沉似水,髯飘四野,凤目喷火的孤旅者:疾步行走在令人窒息的充满着死亡和腐朽气息的河东大地上。
诺大的一个神州,竟放不下一把平民的锄头;偏安一隅的河东解梁竟容不下一介布衣:“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最初梦想。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东汉末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个河东男人,一个叫关云长的汉子,被迫着,发出了最后的吼声!

在被压榨和受辱中,这个平和朴实的汉子放下了沾满泥巴的锄头,推开了吱吱呀呀的柴门,愤而举起三尺青锋,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以敢于直面淋漓鲜血的现实挽起了一朵正义耀眼的剑花,洞穿了一个豪强阶级肮脏丑陋的灵魂,那刀尖上流动的光芒如惊鸿一瞥映亮了这个明枪密布、暗箭如蝗,礼崩乐坏、弱肉强食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终使他在最美的年华,以刀为笔在其59年荡气回肠壮丽如歌的人生履历表上,书写了走出河东最初的英雄一笔。而这一笔就书写镌刻在魏巍条山之上,激荡汇聚于鱼跃鸢飞的黄河奔涌之中……
江山被倾覆,谁家不遭殃?在这个黄钟毁弃而暗哑,瓦釜雷鸣而高张的暗弱时期,在这个黄巾乱党趁势而起,各地军阀借机扩张,万里山河被切割,华夏神州被肢解,百姓们流离失所,政治家们阴谋、阳谋交错使用的大战乱时期,谁的人生不迷茫,谁的青春不流血?关云长,他终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付出了别妻离子,亡命天涯的代价。也许是理想的召唤,也许是使命的驱使,黄河留不住,条山挡不住,虎目热泪滚烫中,他走了,挥手揖别生他养他二十多年的晋南大地,挥手揖别高堂之上为其投井的爹娘,挥一挥手,不带走条山的一缕墨韵,不带走长河的一片浪花。

他走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仅仅留给河东人民一个永不消失的背影,便怀揣一部《春秋》,追风赶月地走了。越过皑皑盐池的流光,翻过魏巍条山的险峻,趟过滔滔黄河的激流,跨过哀鸿遍野的白骨,走向远方和诗,走向了琢郡和兄弟,走向了桃花盛开的地方,走向了香案缭绕梦想开始的地方,走向了“杀伐与征战,阴谋与暗算,忠贞与背叛,江山与红颜,卑鄙与高尚,辉煌与落寞”的烽烟之所,走向了三国历史舞台的纵深之处,走向了罗贯中墨汁流淌的千年芬芳……
(二)一园桃花英雄梦

当历史的车轮迂回曲折地碾过公元185年的漫漫风尘,这个“受命于天,既寿且昌”的汉家王朝早已羸弱不堪的走进了风雨飘摇的死巷子。而等在这个巷口的,没有油纸伞,也没有那个丁香姑娘。有的只是黑白无常为这个大汉江山送来了死亡的最后通知书……
谁若抛弃人民,人民必将把他抛弃!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历史这位老人通过无数血泪事实证明了的最庄严的宣告。
在河北琢郡,就有这样三位人民在践行着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们的云长兄就是这三位人民的三分之一。他以最卑微的姿势隐于琢郡闹市之口,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等着最合适的人出现。谁又能想到:一个倒卖红枣的、一个杀猪屠狗的、一个织席贩履的,三个最底层的人,三双最粗糙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就能四海起风波,九州荡风雷,一下子擎住了天下苍生的三分之一。为了实现人生未来的美好期许,为了践行大丈夫振兴汉室的共同理想,我们的云长兄在人生创业的最紧要关头慧眼独具,在那个以暴制暴、弱肉强食的时代,与刘备、张飞抱团取暖,手拉手,肩并肩成了志同道合的事业联盟,成了革命道路上生死与共的同志加兄弟。从而促成了蜀汉高层最初的结构缔造,并在生机盎然的阳春三月、璀璨绽放的桃园奠定了蜀汉革命事业的重要基石。尽管在那个世风低迷,视诚信为草芥,把信诺当屁放的时代,他们却没有把使命与金钱利益所挂钩,也没有把忠诚与合同来履约。他们以香案条几为信笺,让一生的忠义誓言、随着袅袅飘荡的香烟书写在历史的天空,让一生的革命抱负燃烧成三月桃花辉映于红霞流云之上。就因为这一拜,刘氏革命集团的雏形初具,三国历史的走向被改写;就因为这一跪,祖国的山河重划分,蜀汉共和国的壮丽画卷徐徐而打开……
(未完待续)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