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孟子》是一部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游说各国多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回到家乡设馆讲学,培养自己的传人,并与自己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共同著述了《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曾受教于子思的门下弟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传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关于“仁”的观点,积极主张仁义治国的“王道”;反对争强斗胜的“霸道”。他提出的“君为轻、民为贵”、“人性善”的观点,对后代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孟子》已经从像《论语》那样的语录体的形式——文章和语言结合,论述和论辩交错,或表现为简明扼要的格言教条——发展成为长篇大论的散文。《孟子》的出现,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