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以比喻启发齐宣王,要注意讲究治国的方法和客观规律,尊重学有专长的人才。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译文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您想建造高楼大厦,那一定会派遣主管建筑的官员去搜寻大的木料,如果他们得到这种大木料,那么大王就高兴,认为他们胜任自己的工作。如果木工师傅将材料砍小了,那么大王就会生气,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可见要重视专长,)有的人从小就学习治国之道,长大以后希望能在实践中运用它,可是大王却说,‘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摆一摆,先按我说的去办吧,’您说那会怎么样?假如现在有一块未经雕琢过的玉石放在这里,即使值二十万两银子,也一定得请琢玉的匠人来雕琢它才行。 谈到治理国家的方法时,您却这样说, ‘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 那和您要玉匠按您的想法去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