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针对齐宣王薄待臣下的情况,讽劝他注意君臣关系。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腹,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位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狗和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的如同普通百姓;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碎泥小草,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敌寇仇人。”
齐宣王说:“按礼规定:离职的臣子要为旧日君主服孝,君主怎么对待他们才可以让他们乐意服孝呢? ” 孟子说:“听从和做到他们好的建议和劝谏,利益和恩泽能落实到人民身上; 臣下有意外必需离开时,君主就派人护送他离开国境,并且派人先到他要去的地方妥善安排;离开三年后仍然没有回来,这样再收回他的土地房屋。 这种做法就叫三有礼。如果能这样,臣子就会为旧日君主服孝了。可现在做臣子的人,劝善的话不能被接受,好的建议不能被采纳;利益和恩泽不能落实到人民身上;如果有意外需要离开时,国君就捆绑他阻止他,还要到他所去的地方为难他;当天离开,马上就收回他的土地房屋。这就只能叫做敌寇仇人了。对于敌宼仇人,还服什么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