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离娄(下)~第31章

第八篇离娄(下)~第31章

2019-09-06    04'01''

主播: 吐故纳新681

229 1

介绍:
旨义同二十九章,进一步说明圣贤处事原则一致,只是因地位、环境不同,方法才不同。 原文 第三十一章 曾子居武城(鲁城邑),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 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 沈犹行(曾子学生)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渖犹有负刍(人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孔子的孙)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 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译文 曾子在武城住的时候,遇上越国敌兵来犯。有人劝他:“敌人快来了,怎么不离开这里?” 曾子说:“不要让别人住进我的房子里,不要毁坏了这些树木。” 敌人一撤退,曾子就说:“把我的房子修一修吧,我准备回去了。” 敌人撤退后,曾子就返回去了。他身边的人说:“武城的地方官对先生这么忠诚和恭敬,可一旦敌人来到他就率先离去,给老百姓做了个坏样子;现在敌人一退就回来,恐怕这样不太妥当。” 沈犹行说:“这些事不是你们能够理解的,过去先生住在我那里时,发生过负刍作乱的事,当时跟随先生的人有七十个人,没有一个人过问这事。” 子思住在卫国的时候,遇上齐国敌兵来犯。有人劝他:“敌人快来了,怎么不离开这里?” 子思说:“如果我走了,国君同谁一道守城呢?” 孟子评论说:“曾子和子思遵循的是同一条原则。曾子当时是老师,属于父兄一辈的人;子思当时是臣子,属于下级人物。曾子和子思交换一下地位,也都会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