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进一步强调“人性善”的观点,驳斥告子关于“人无定性”的说法。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湍急的流水,东边如果有决口就会向东边流,西边如果有决口就会向西边流。人性没有固定的善或者不善,就好象流水没有固定一定向东还是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流水固然没有一定要向东还是向西,难道也没有一定要向上或向下的流向吗?人性的趋向善良,就象流水的向下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对于水,你拍打使它溅起来,也是可以跳过额头高的;你拦住使它倒流,也是可以让它流到山上去。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只是形势迫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变得不善良,他的本性正是这样被强迫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