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医道总纲
五 医易同源
学习《黄帝内经》,对人的要求很高:要有一定的洞察力,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要有很高的悟性。没有悟性和洞察力,学医真的就是纸上谈兵。我经常说西医是学问,中医是道。大家看看这个“学”字——
上面是两只手,捧着爻辞。爻辞是指《易经》里边的东西,就是因为不懂,所以大家都想去学,而且越学头越大。而“道”字,上面是个首,首是代表头。“辶”,古代是辵部,是马车的意思。实际上,这个字的意思是头脑坐上了马车。所以,学“道”的方法,就等于学习一种认识世界的非常快捷的方法。
荀子曾说过:“其生也有涯,其学也无涯,以有涯伴无涯,殆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可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如果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陪伴无限的学习是很危险的。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经典呢?古人告诉我们用“道”,实际上“道”就是一种洞察力。针对天下的学问,西方是一会儿建立一个学科,一会儿建立一个学科,而且以后的发展都不断地在否定前面的东西,这个学科发展起来就把前一个学科否定,所以永远要往前学。而我们中国人之所以讲“道”,就是以悟道的方式去理解知识,这和“学”的方式是很不同的。
世界万物太多了,怎么办?古人告诉我们要采取的是一种分类取象的方法,即“取象比类”。这种分类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象”来看它的类别。比如,凡是具有生发之象的全都归属于东方,比如青龙、春天、树木、人体的肝、青少年等都同属于一类,它们都有着向上生发的趋势。凡是具有收敛之象的都归属于西方,比如白虎、秋天、金属、人体的肺、四十而不惑的一群人等,都有着下降但成熟的性质。因此,当我们面对任何事物时,都只需思索其内在的气质,就可以揣测它未来的走向了。
《易经》也是采取取象比类的方式,用八卦事物的八种抽象性质,再由八卦每每相配,遂成八八六十四卦。所谓“卦”又是什么意思呢?卦就是把事物挂起来让你看,让你把它的“象”看得很清楚的意思。《易经》里的“象”是怎样生成的呢?
《易经》里边最基本的“象”是阳爻“一”,和阴爻“--”。所谓阳爻、阴爻,就是世间万物的两种“象”: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阴,一个阳。阳爻是男性生殖器的代表,阴爻是女性生殖器的代表。然后我们老祖宗把这三根阳爻“三”的卦象挂在这儿让你看,并且起了名字叫“乾”,把三根阴爻“三”的卦象叫做“坤”。有人会说我不懂什么叫乾,什么叫坤,老祖宗就会接着给他打比方,如果不懂乾坤,总懂什么叫天、什么叫地吧,乾就像天啊,永远运转不息;坤就像地啊,永远化生万物。有人还会说“我是瞎子,我看不见天和地,我不知道何为天、何为地”。老祖宗会接着讲:“你总有父母吧?要想理解什么是乾,你就去理解你的父亲,他永远在为家庭奔波啊;如果想了解什么是坤,你就去理解你的母亲,她永远在为养育后代劳作啊。”这时可能还会碰到一些人说:“我没爹没妈,还是不懂,怎么办?”老祖宗还会接着给你解释,让他去看什么是马,什么是牛。马都是给人留下高昂的印象,而这种高昂的感觉就像我们的父亲;而母亲就像牛一样任劳任怨……
总之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所谓天行健,就是说一切要因天之序。四季总是春夏秋冬地更替,这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它的运转过程,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的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既要承载好的东西,也要承载坏的东西,既要承载人类世界中的美好,也要承载那种不洁之物。
《易经》通过分类把万事万物分于八卦当中,把万事万物的关系分在六十四卦当中。因此,懂六十四卦,就能把人生的所有关系都解读了。实际上,六十四卦是两个卦爻不断地搭配的结果。在六十四卦中比如说乾坤两卦,乾卦放在上面,坤卦放在下面,就是泰卦;如果把乾卦放在底下,就是“泰”卦。八卦之间不断地相互匹配,它们就可能出现各种情况。
所谓“医易同源”,就是说二者都有着共同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只不过中医讲五行,把任何事物都归于五类,而五行的方法里又蕴含着一个最精确、最简洁的方法,就是阴阳。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大道至简”,意思说最大的道理一定是最简单的道理,而不应该是难懂的东西。
那么谈到阴阳这两个卦象(泰和否)就大不相同,从医学上讲“泰”的卦象好,为什么呀?因为阳是上升的,阴是下降的,“泰”卦就是阴阳合和卦,而阴在下阳在上就叫阴阳离绝卦,这个卦很不好,这个在《易经》里非常有名,叫“否”卦。否是不通之意,为什么不通?因为阴阳离绝了。而阳气上升,阴气下行,这样阴阳恰恰可以就此交通,所以泰卦根本的意思就是通,这是通泰之意。
在中国,想学中医什么时候都永远不会太晚。为什么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既是医学,又是医道。中医是一种道的表现,而凡是道都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自身和自然天地万物的领悟有密切关系。所以,只要有生活阅历,只要对人生还有一定的关注,就可以学懂中医。这就是学中医和学西医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