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抑制豪族
再回到汉朝上来,武帝之后的汉朝历史,恶性循环在不断加深。豪族越发展,朝廷越衰弱,朝廷越衰弱,豪族就越肆无忌惮。
朝廷上几乎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最终一位看上去非常谦逊有礼、志向高远的人,众望所归,于是这位上上下下,全民拥护的人夺取了大权。这就是王莽。王莽先是成为帝国重臣,不久就篡位成为皇帝。
网上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说王莽是从现代穿越回古代的,因为他上台之后的很多改革政策,看上去简直就像社会主义政策。
他都干嘛了呢?
王莽宣布了土地都属于国有的,民间不可以自行买卖,奴婢也不可以私自买卖,盐、铁这两种最重要的民用物资、山川林泽、铸造货币的权力,等等这一切,全都被收归国有。此外,还设置了一些国家储备机构,用来调节物价。
看上去,还真的有那么点像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但事实上,这些制度被设计出来,当然不是因为王莽读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因为他努力依照《周礼》来复古改制。
在这个意义上说,王莽根本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而是从更古老的时代穿越到属于未来的汉朝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王莽其实是个道德标准很高,一心想把国家搞好的皇帝,我们看看王莽当上皇帝以后,是怎么做的。
第一,废除奴隶制。当时西汉有大量的奴隶,但王莽觉得,奴役别人是不符合儒家道德的呀,他就宣布,废了!
这事儿当然好,这比美国林肯领先了1800多年。但先不说地主干不干,奴隶首先他就不干啊。为什么呢?因为西汉末年闹灾荒,农民没田没吃的,为了保命,才卖身为奴混口饭吃。你把奴隶制说废就废了,全国360万奴隶,有了自由没了饭吃,那到时候去你王莽家吃吗?
第二,商业“国有化”。王莽的出发点是好的,看到奸商囤积居奇,放高利贷赚钱,于是就规定,所有的生意都由国家来做,你们都别做了,老百姓要借钱也找国家借。
这下可好,奸商是打击了,可正经商人也没活路啦。《王莽传》里有这么四个字评价,叫“食货俱废”,意思是老百姓吃的、用的全都没着落了,这不是逼人造反吗?
第三,频繁改革货币。汉朝后期出现了通货膨胀,王莽觉得,这事儿好办呐,重新发货币不就行了。
于是,他发行了各种大钱、小钱,光形状就有上百种。做买卖的时候,张三用大钱,李四用小钱,都不知道该怎么换算,天下人根本没法活了,不造反,还能怎么办?
所以,用最高道德标准做出来的制度设计,如果不切合实际,反而是更大的灾难。
而更关键的是,王莽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都是要抑制豪族,要重新恢复帝国朝廷的统治能力。但是这种努力在当时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很简单,你想控制豪族,豪族会老老实实地等着你来控制他吗?
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你手上掌握的资源对豪族具有碾压性优势,否则豪族反抗起来绝对够你头疼的。王莽能掌握的资源从哪里来呢?只能来自社会上的税收。可是社会已经被豪族控制了,你到哪里去获取能碾压豪族的资源呢?
要想真的干掉豪族,除非是有了新的技术进步,比如像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可以在分封制体系之外,绕开贵族,获得新的资源。放到汉朝,就是在豪族的控制之外,形成了新的经济资源,皇帝就可以在这里收到税,用这个来养活自己能控制的军队,才能干掉豪族,否则皇帝只能接受与豪族共治这样一个事实。
而这样一种新的技术进步,要到唐朝后期才会出现,正是它催生了唐宋之变。到后面会逐渐讲到这些内容,现在只要知道,在王莽这时候,没这条件干掉豪族就行了。
刘秀:与豪族共治
豪族的兴起是个历史大势,王莽不肯接受这个大势,就轮到刘秀登场了。
豪族们起来反抗,很快就推翻了王莽的政权;刘秀作为这些豪族的领袖,建立了东汉政权。就凭刘秀的这些支持力量,你也能知道,东汉也注定只能是个皇帝与豪族合作共治的朝代。
也许你会想,不忙,坐等,看刘秀如何像刘邦一样,逐渐灭掉这些合伙人巨头。
但是,东汉可没有这个机会了,原因就在于,社会结构变了。
西汉从秦朝所继承的是个散沙状的平民社会,刘邦身边的巨头们,这些巨头是当时一起起家的,并不能从社会中直接获取的支持,皇帝是有机会灭掉他们的;而东汉从西汉继承的是个豪族社会,刘秀身边的巨头们,并不是因为跟刘秀一起干才成为巨头,而是本来就是巨头,他们能够从社会中直接获取支持,皇帝也就没有机会消灭这些巨头了。
甚至对刘秀来说,像刘邦一样定都长安,以便对豪族们形成战略优势,都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于是,刘秀就直接选择在洛阳定都,我们之前说过,刘邦想定都洛阳的时候,张良劝过他,洛阳虽然不错,但其地理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没有任何军事地理优势。
在豪族们的大本营定都,也就相当于告诉了豪族们,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整个帝国由咱们共治。
所以在这之后,豪族就成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最基本社会结构。
所以说,汉武帝的黩武政策,改变了汉朝社会结构,对社会的控制力由中央政府转移到了豪族手中。
经过王莽篡位之后,豪族领袖刘秀干掉了王莽,建立了东汉,最终形成了豪族与皇帝合作共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