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与严肃内容格格不入吗?一次对短视频的重新思考

短视频与严肃内容格格不入吗?一次对短视频的重新思考

2021-04-08    74'04''

主播: 二维吾码

428 0

介绍:
在视频化狂飙突进的年代,我们无法选择看或者不看,因为它已经成为主流的传播载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视频类型是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我们在路上、地铁上、超市无处不在,也经常在商区、景区看到许多人夹着手机,或是直播,或者拍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0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73亿,占到整体网民的88%。这个数据是我们想要探讨这期内容的起点,过去两年,媒介批判学派一直对短视频有诸多质疑,最大的质疑点是:接连不断的短短15秒的内容,永远拉不到底的信息流,是否会瓦解人们的深度思考能力?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老朋友一起从这个质疑出发,聊聊作为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我们如何看待短视频带来的种种影响。 |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王健飞:自媒体人、PandaYoo创始人 苏伦:腾讯研究院研究员 本期内容: 09:01 公众和学界对短视频的诟病 21:13 算法与短视频之间的联系 27:03 作为创作者如何看待短视频的内容生产? 43:00 短视频能否承载严肃内容? 48:17 严肃内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59:34 硬核知识天然就和流量是死对头吗? 60:22 国内短视频平台分别有怎样的优势? 提到的概念: 数字素养:保罗·吉尔斯特(Paul Gilster)在其1997年的著作《数字素养》中将数字素养描述为对数字时代信息的使用与理解,并强调了数字技术作为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全球数字化过程中,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鸿沟。 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提到的学者: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代表作有《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等。 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Innis):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代表作有《加拿大经济史》、《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等。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杂志创始主编,代表作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等。 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Carr):《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其著作主要关于科技、商业以及文化方面,包括《浅薄》、《大转换》等。 提到的视频博主: @出院CheckOut、@罗翔说刑法、@李永乐老师、@四川观察、@回形针PaperClip 提到的视频节目: 《十三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