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继续《分离-个体化》 第二阶段:2-6个月称为共生期。婴儿会有一个幻想或者幻觉,他觉得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是一个合体的存在,他感觉自己和母亲是融为一体的,他认为母亲是他的一个共生的对象,这个时候他感觉不到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对此温尼科特称之为“心身相伴”的关系。在中国有坐月子的说法,产假有的地方就是4个月到半年,这是一个需要整个家庭帮助母亲和孩子营造出来的“子宫体验”,可以很好地让母亲和婴儿亲密共生,帮助婴儿逐渐适应外部世界。如果婴儿被很好地满足,他就会感到周围一切都是安全的;而婴儿未被满足的时候,感到周围一切都是危险有害的,这就形成了早期的防御机制:分裂,全好或全坏的两个极端。 一个人早年的痛苦、不被满足的感知产生的被害体验带来的早期的、极度不安全感遗留在潜意识里,随着慢慢长大,发展了现实能力后,他就能做出现实的判断了。但是当生活中某个阶段的冲突超过他的承受能力时,他就会退行到婴幼儿的不安全状态。我们说共生的核心本质就是没有界限感。比如热恋中的情侣,最典型的是***的体验中强烈的融合感。一个人在早期没有和母亲有很好的共生关系,他就会终其一生寻找他想要的一个共生关系,这个时候他在关系里终究会对另外一半非常依赖,同时他也会给这个关系带来很多挫败。因为在他小时候想要一个共生关系的期待就落空了,所以在他的潜意识中,就很想要一个很亲密的关系。但是他会在无意识中做很多坏的事情,破坏这样的关系,让这个关系失败。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强迫性重复。强迫性重复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去体验早期生活中不太好的事情。例如Y小姐,今年35岁已经历了三段亲密关系,这三段关系里的男性都没有人品问题,对Y小姐照顾得很是体贴细心。然而每次分手的剧情如出一辙:因男友开始忙于事业打拼、不能在每个晚上或者周末陪伴在侧,于是从一开始的争吵、到后续的冷战,再到最后的分手,这所有的一切都是Y小姐在反复求证对方是爱自己的,而完全不顾男友是否疲惫和厌倦。最终男友疲于争吵、冷战,最后离她而去,她又开始含泪到处哭诉: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他们不是真的爱我。但仔细观察Y小姐的亲密关系模式,我们发现她想要有一个完全的、彻底的共生关系,她想要这个人的全部都归她,这也是典型的没有界限感。在很短时间里,她就会感到挫败,会去做一些事情,把这个关系中断,之后表现出回避,回避其它的关系,并且总会觉得自己已经对别人很好了,但没人相应地给她些东西,别人就是坏的。 第三阶段:6-24个月称为分离-个体化,这个阶段纠缠或者融合的欲望与对于融合的焦虑交替出现。当内心升起自身与客体形象融合的焦虑时,就会使用保持距离这一防御机制来恢复亲密或者融合,如哭泣、黏附。在一开始我们谈及的那个经典的母婴互动场景还记得吗?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这时婴儿发现不远处的玩具,从母亲怀抱里挣脱,一个人去玩玩具,但不到一分钟,婴儿马上回头看看母亲在不在,是不是在看着自己,母亲在此时就如同一个安全基地。他很需要母亲站在他的背后,提供他信任感和安全感,这即是一个依赖的时期,也是婴儿自己逐渐有独立自主的时期。理性上,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长大,但潜意识里,分离使母亲内心产生焦虑,于是现实层面会采取防御,例如当孩子很想离开母亲的怀抱,爬向远方,但是母亲害怕孩子摔倒,或是碰到桌角,于是很快将孩子抱回自己的怀抱,表明自己对孩子的所有权,如此太多的“保护”后,孩子不想伤害母亲,于是不得不每时每刻表现出需要母亲的样子,这样才能让母亲觉得自己有价值。孩子会将自己的需求放在一边,而满足母亲的需求。孩子害怕会失去母亲对他的爱,孩子很早就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来适应母亲的无意识需求,比如当孩子看到母亲转过脸或是发出“啧啧”的声音,就能感觉到母亲的拒绝。当他长大后其实是很难去独处的,他总是要处心积虑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却很难感到开心。所以,有时孩子能不能承受分离焦虑向外探索,也是在考验母亲能不能承受分离。 案例情境:H男士22岁,大四的学生,大学以前在父母身边生活,习惯了按照家人安排好计划做事情,但到了大学阶段需要自己做主的时候他就不适应了,甚至无法面对如何完成考试的问题,一共挂科22门,以至于最后老师不得不找人帮其辅导功课并帮其完成毕业论文,他需要的就是又想独立又想依赖,既要老师帮他完成论文,又要别人感觉是他自己完成的,这里就呈现了一个分离-个体化阶段在青春期的再次上演。在咨询中,跟H男士一起工作的时候,咨询师总是感觉自己仿佛在为他承担一切,就连每次的咨询时间还需要特别叮嘱好几次,咨询师察觉到自己像一个母亲对待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但另一方面,在咨询中,他虽然很配合咨询师,可是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解决,考试依旧是一路挂科。这里我们看到来访者一方面有很明显的依赖特质,而另一方面却又有明显的对抗,他的挂科就是愤怒的表达。这就是分离-个体化阶段中复合期的典型表现: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一个人什么也弄不好,感受到自己的单独、渺小,愤怒和无助,但又不甘心,于是产生独立和依赖的矛盾,就会出现逆反行为。当咨询师理解到他的心理状态后,意识到必须与这个孩子成熟与发展的特定步调保持一致,首先需要提供稳定的咨询设置,帮助他建立一个稳定的内在结构;其次对他作为主体的需求作出回应,而不是回应咨询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想法,避免陷入与他的权力拉扯之中,继而失去了建立咨询联盟的机会;另外在他遇到挫折倍感孤独的时候、或是在咨询中表达负性情感的时候,咨询师的涵容和“在场”就如同母亲所提供的安全基地一般,给了他很大的理解和支持。最终经过长期的咨询后,H男士终于顺利毕业并进入工作岗位。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24-36+月,建立客体恒常性期。生命的第三年,对于孩子的内在发展,或者是内在心理成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客体恒定”意味着,以前他把好的、坏的客体有一个区分的,现在开始把好的和坏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当孩子感觉到他跟母亲是可以分离的,他有他的世界,他会把跟妈妈分开体验为一个成就,所以建立客体恒常性的成功完成标志着稳定的自体-客体关系的牢固建立。在这个时候,对孩子来讲,是一个适合的岁数,可以去幼儿园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在面对上幼儿园是感到困难的,例如有位朋友的孩子每次去上幼儿园都要从起床开始就要父母一直抱着,到了幼儿园后就像一个树袋熊挂在父母的身上,哭闹着说什么也不让父母离去上班,为此父母很是苦恼。我们说母亲的回应必须与每个特定时期孩子成熟与发展的步调保持一致,对孩子作出回应,避免跟孩子陷入权力斗争的冲突中。 对儿童来说你可以压制他,但是到了青春期将会迎来狂风暴雨般的对抗,因为青春期也是一个分离-个体化的重要阶段。那么在最后的客体恒常性阶段,母亲就仿佛是大鸟对待离开巢的小鸟一样,鸟妈妈会给不断地给小鸟试飞做出示范,并且对小鸟温柔地一推,让它离开这个巢穴。因为母亲的同调地回应,一个正向的、有情感连结的母亲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从而获得情感客体恒常性,就是哪怕母亲不在眼前,孩子也知道母亲是在那里的。他已经准备好了要有一些新的朋友,然后去和这些人玩耍,分享,因为他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都有一些信任的感觉,然后一步步地走向生命的不同阶段。 同样在咨询中,面对存在分离-个体化困难的来访者,在咨询进入结束的时候咨询师要特别谨慎处理,避免让来访者体验到自己被抛弃,同时也要避免来访者拒绝成长,回避与咨询师的结束。所以这个时候咨询师应该以一种开放、真诚的态度来帮助来访者完成咨询的结束,通常我会在咨询结束的时候告诉来访者:“或许偶尔过去那些问题就像一个许久不联系的老朋友般,在不经意间还会来拜访你,但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你了,你有能力可以去面对他。当然在以后的生活中假如你遇到了困难,决定再次进入咨询,可以再联系我。”如此咨询的整个体验,就成为被来访者内化的安全基地。 分离-个体化现象是会贯穿我们全部生命当中的,在生命的其他时期,比如青春期、成年时期都会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现象出现。每个发展阶段都是要基于放弃过去拥有的东西,然后去获得新的东西。而这个放弃其实是我们把以前的东西放在我们心里面,转而迈向人生新的阶段。在我们谈与父母分离的时候,总是搞得像要死要活的,老死不相往来了。这可能也是精神分析让人误解的地方,其实我们谈分离也好、分化也好,不是说个体发展到最后成为一个独立个体、成为碎片,对原生家庭彻底的抛弃与之决绝。我们说的分离其实是一个修通的过程,父母不是超人但也不是坏人,他们的能力有限,能陪孩子的时间空间也有限,孩子可以去接受成长带来的丧失和哀伤,还原父母本来的样貌,放弃对父母的幻想,如此孩子才可以转身面向外界,把过去的那些经历都化作心中一种的体验,让自己进入更大的社会群体中去,成为新的群体中的一分子。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花变成泥,都质变了,可正是变成泥融入泥土,你才更好地去照顾自己和家人。 好了,谢谢收听,下一讲是《抑郁》。
上一期: 轻音乐冥想-愈合环境
下一期: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