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开始第十一讲《基于来访者主体经验的诠释》。
我们先来理解两个关键词:主体经验和诠释。
主体经验是什么意思呢?有一次在我们工作室的内部督导中,督导师Jeffery,美国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督导分析师,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什么是主体经验,我引用这个例子:他开车带着他的孩子去一个朋友家接上另外一个孩子出去玩,那天天气很好,这个被接的孩子的母亲坚持要让这个孩子穿上外套才能出门。这个孩子说不冷,不需要穿外套,但这个母亲不同意,说如果不穿外套就会感冒,并且威胁如果想要出门必须要穿才行。这个孩子最后妥协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大概能闻到母亲和孩子关系的味道,在那个当下,这个孩子作为主体的感受和经验是被母亲的经验所替代和覆盖的,母亲认为如果不穿外套必然会感冒。如果偶尔如此,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这是母亲和孩子长久的关系模式,就意味着这个孩子作为一个主体的发展是被阻碍的。
如果一个人的主体性不能够被确认,这是很糟糕的,这个人会遭遇一系列的困难,在个人层面上,他的情感体验是缺损的,很难接触到真实的情感,或者说真实情感是被防御的,那么他调节与容纳情感的能力也是缺损的。作为主体的自我经验也就空洞和平面,这个人可能没有什么自我意识。在与他人关系的层面,也会受困于关系,体验到很深的挫败、孤独、不被接受等等对关系的负面情感。
一个人的主体性被抑制和扭曲,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的自我力量比较虚弱。这通常与一个人在早期发展时与养育者的关系有密切关联。首先,是在与养育者的关系中缺失了被回应和镜映的体验。人的自我建立,依赖的是通过与养育者的互动编织生长起来的。如果与养育者的互动是有养分的,那么这个婴儿就很幸运地建立了一个有一定力量的自我,也能比较好地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如果婴儿从养育者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响应和对他自身的镜映,或者养育者像前面例子中的母亲那样,将自己的主体经验植入给孩子,没有空间给孩子去经验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那么孩子的自我就在很早的时候被干掉了。但是即使一个人的自我没有发展起来,他还是要活下去,为了适应养育者和环境,他会创造一种生存方式,或者说心灵的生存方式来应对,可以说是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也可以说是防御性的存在。总之,在这种人的历史生活中,他们经历了持久的丧失,丧失了自我的生长,丧失了主体性的存在。
一个恶性自恋的母亲,是看不见婴儿需要什么的,她只能看见自己需要在婴儿身上看见什么。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大家庭,父母祖辈都对这个孩子寄予了各自的期望,而且把这些期望通过意识和潜意识输入给了孩子,而看不见孩子发展中的自我独立和生长的需要,以至于孩子缺失了作为主体的内在经验。除了在临床工作中的观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中,我也发现了这类人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这类人进入咨询室,咨询师要如何与他们工作?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在工作中帮助他们发展主体性,让他们的主体经验能够被扩展,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让自我能够具有稳定、一致性、连续性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咨询前期,我认为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这个方向上,对于起源上的诠释和移情性的诠释都应该放在一个相对比较靠后的位置,当然不是绝对,最终还是要看来访者和咨询关系的具体状况。但是,至少在咨询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发展一个比较好的联盟,同时为深度的诠释提供铺垫,或者说构建一个安全的空间,让起源学的诠释和移情性的诠释能够起到干预的良好效果,在实际的工作中,甚至在每个小节的咨询中,帮助来访者一步一步地发展他的主体性,这都是有益于来访者和有益于咨询工作的方向和方式。
武汉心理医院的童俊院长曾经说过,在中国,前来寻求心理帮助的来访者,没有几个是病得轻的。在这里没有贬低和任何歧义,而是说,我们所工作的来访者,问题大多都发生在非常早期的前语言期,也就是婴幼儿还不会说话的时期。婴儿的自我意识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起步发展的,养育环境好的话,大概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就很明确了。这其中的风险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6个月到2岁左右,因为养育者的原因,婴幼儿的自我意识无法发展,也就是缺失的。第二个是自我意识正在发展,但是养育者在随后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很多入侵,孩子不得不放弃和扭曲真实的自我的发展需要。比如身体的饥饿感不是自己经验到的,而是母亲认为孩子应该饿还是不饿,这是身体层面的。有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也缺失了情感的经验,可以被养育者协调匹配着的主体体验。
当来访者进入咨询,咨询师首要的任务是与来访者一起,能够进入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中,将我们对他的主观感受的理解告诉他。我请大家留意,人之所以可以理解自己,是因为他被人理解过。这句话可以提醒我们,来访者来咨询,看起来他是为了理解到底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来,但到达这个“自我理解”的位置,他可能更需要在咨询中能被咨询师所理解。
好了,感谢收听,我们很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