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开始第四讲《评估访谈如何做》。
无论你是在一家咨询机构工作,还是个人执业,当来访者找到你的时候,你就需要做好开始工作的准备。我们机构的做法是,来访者进入第一次约谈前,有两个表单需要填写,第一个是预约评估的申请表。这个表单涉及了了解来访者当前的主要问题以及既往的诊疗经历、服药经历。比如来访者描述问题的方式是否呈现了来访者的自知力缺损,来访者在此前是否去过医院做过诊断和诊疗,像抑郁症、强迫症、某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是否服用过药物,以及服用的是何种药物。预约人与咨询的人是否是同一人。如果有心理咨询的经历,现在咨询是否已经结束,是否有有意向的咨询师,如果有意向的咨询师没有时间,是否可以接受其他咨询师,以及期望的咨询时段和费用。
这份表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防火墙的作用,目的就是初步将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人筛查出来。尤其是来访者在填写既往的就诊经历这个部分,根据最新的精神卫生法,心理咨询是不可以对有些病人做诊疗的。我们在考虑保护来访者利益的时候,同时需要考虑保护咨询师的个人利益和安全,尤其是对新手咨询师做好保护。如果是一个咨询机构,需要与咨询师一起面对可能的职业风险。所以,我们不能让只要是想来做心理咨询的人都能直接进入咨询,需要看这个人是否初步适合心理咨询这种工作方式,那么预约这个过程,就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第三方,来访者预约的方式就会带来他人格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我们的咨询助理就会有一个初步的评估和判断,将严重的心理患者筛查出来,不会让他进入到心理咨询的环节中。
我再说一次,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心理咨询获得帮助。初步的筛查是对当事人和咨询师的双向保护。这也是一个专业机构应有的态度。
当来访者通过了这个表单,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预约评估访谈了。但是在开始评估访谈前,来访者还需要填写第二份表单——个人经历调查表。这份表单里包括了个人从出生到现在不同纬度的信息搜集,比如出生的时候是顺产还是剖腹,有没有新生儿的疾病,母乳还是非母乳喂养,断奶时间和方式,主要照顾者是母亲还是他人,是否有兄弟姐妹,他们的情况,父母的年龄、身体情况、性格、职业,家庭关系,求学状况、亲密关系等等,在这就不详细列举了。这个表单的作用,是让咨询师在没有见到来访者之前,能对来访者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表单中搜集的内容是高度结构化的,让来访者用自己填写的方式进入高度结构化的访问,比起咨询师拿着表单对着来访者一个一个提问让来访者回答,来访者的体验会舒适一些。这些问题涉及到的是一个人最早期的状态到现在的状态的回溯,往往都会激起一个人的情绪和反应,那么在有陌生人在的时候被激起和自处的时候被激起,后者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当咨询师拿到信息表,就会看到一些非常具有个人特征的信息,比如这个人是单身还是离异?是一个母亲,还是没有小孩。读过大学,或者初中毕业。小时候有过严重的身体疾病,或者父母一方癌症去世。或者有过被性侵的经历,又或者性取向为同性。收入刚刚是最低收入标准?自己在经营一个企业?谈过10次恋爱,或者已经40岁,但是没有任何性经历等等。这些小小的信息里蕴含着丰富的个人含义。咨询师可以通过这些个人经历,构建一个对这个人的平面印象。
当来访者预约了评估后,就是与咨询师第一次见面了。我举个例子:一位35岁的女性进入了咨询室,这位女性有着很得体的社交状态,她落座后,主动谈起自己来咨询的原因,说话有条理又清晰,看上去自我功能是很不错的。然而这引起了咨询师的注意,因为咨询师在个人经历表单上,看到的是一个成长经历中非常破碎的一个女性的形象,早年被寄养被抛弃,在亲戚家被堂哥性侵过,读书的时候非常自卑,没有亲密的朋友等等。咨询师眼前的这位女性与表单上的呈现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里也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比如这位女性在自处的时候的记忆和自我感知,与她面对陌生人的自我感知是否非常不同?她所呈现的得体、功能良好,是她以什么方式在破碎的成长中建立起来的?她是如何使用资源的?眼前带给咨询师的好印象,是否是她一贯的假性自体的呈现?而被保护的真性自体是否伤痛满满?
这些疑问的保留,对于咨询师与来访者继续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咨询师建立理论假设的线索。
当我们拿到了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表之后,就会给出一个约谈的时间。当来访者进入咨询室,在咨询师简单的自我介绍后,需要让来访者了解的第一个信息是,你和来访者需要有几次的评估访谈来确定你们是否会在一起开始心理咨询的工作。不仅你需要看看你是否可以帮助到他,他是否能从咨询中受益,他也有权力看看这几次的工作,他对你和他在一起的工作体验如何,也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和你一起工作,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第二个需要让来访者了解的信息是,评估可能有几次的时间,比如2-6次,需要来访者对此有心理准备,在评估中来访者是可以谈自己任何想谈的内容的,但评估并不是正式心理咨询。当咨询师完成了评估,如果咨询师认为咨询工作可以开始了,会告诉来访者,来访者可以决定是否开始正式心理咨询。
咨询师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设置几次的评估访谈,而且要与正式心理咨询区分开来。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咨询师来讲,几乎不太能在一次的访谈里就能确认来访者是否适合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所以设置2-6次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是通过几次评估,你能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个是,来访者要参与每周1-2次的固定时间的约谈,他能基本准时按约来,可以耐受一周见一次或这两次,一次只有50分钟,在每次评估中需要他能够说他自己的事情,能够接触自己的焦虑,在咨询师的协助下,他能够以这种与现实人际关系完全不同的方式跟另一个陌生人呆在一起,这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强度。非常严重的病人,在评估访谈中就会无法忍受而离开,这些离开的人显然是不适合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的,甚至不适合谈话咨询的方式。
所以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讲,我建议至少做6次的评估,如果你在来访者的个人评估上没有把握,那么6次的评估,来访者能否准时来、准时离开,能否不错过不遗忘时间,能否不更改时间,能否在6次的访谈中,耐受与你在一起的焦虑并且还有咨询的动机和动力,那么留下来的来访者一般是比较适合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的。
第三个需要让来访者了解的是,你的评估访谈收费是如何的。
我个人通常会把第一次约谈设置成免费,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我设置成免费的原因是,一些对心理咨询不了解的人,虽然他们不了解,但是他们对心理咨询有一些自己的幻想,同时因为不了解,他们可能表面同意为每一次约谈付费,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跟你第一次见面,你告诉他这并不是咨询,而是尝试访谈或者只是评估一下是否可以一起工作,这样的一个类似试用装的过程,他要为此付费。
在这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我主要观察的是我与他以及他与我呆在一起的感觉是否比较舒服,可以接受。同时了解他对心理咨询的想象有哪些。以及告诉他我的评估访谈次数设置和收费,询问他对设置和收费的看法,以及如果开始咨询,他的收入与支付费用之间的状况。我需要了解来访者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了为不确定的心理咨询能够承担费用。因为这通常决定了来访者是否会借由经济状况,或者真的因为经济原因过早退出咨询。而对收费的接受,也意味着来访者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了在心理上的投入。有的来访者可能可以接受每小时800元的咨询费,但前提条件是4次,这个前提条件是前意识的。有的来访者可能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承受力,在一段时间后,告诉你他支付你的咨询费有困难,希望你能调低收费或者减低频率。虽然这些都有象征意义,但是在能够探索这些象征意义之前,我也需要保证和来访者有机会可以去讨论这些,而不是被迫面临因为费用的原因而被动接受一些事情。
好了,感谢收听,我们很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