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声代】闻香知秋锦官城

【青声代】闻香知秋锦官城

2016-09-12    09'34''

主播: 青小墨

261 12

介绍:
哈喽,大家好,我是青小墨,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又快到中秋,今年中秋我可能和很多朋友一样,又不能回家陪家人了,可无论我走在哪里,我的心始终在家乡。中秋,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而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颜色,每个季节的味道。可只要你在成都,你就可以闻香知秋深,坐待白果落。桂花巷因道旁遍种桂花而得名;百花潭公园是老成都传统赏桂的去处;小南街、长顺街、浣花南路、西大街和芳邻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路”前些年,还有热心网友专门绘制了成都赏桂的地图。 出成都北门“金桂满城万里香”的新都桂湖更是中国五大赏桂胜地之一。 明代状元新都人杨升庵,曾在自家花园中,“沿堤遍种桂树”,于是有了新都桂湖。受其影响,新都人种桂蔚然成风,每年中秋前后,桂蕊飘香,到此游湖赏桂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一年一度的桂花节。当地特产桂花肉丝、桂花糕都得益于桂湖的桂花。 成都大邑县安仁古镇种植桂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那些民国公馆的高墙深院里,藏身着无数象征富贵的桂花树。 中秋将近,行走在安仁古镇的树人街,这条因毗邻当年四川最好中学且因此得名的老街,不时会闻到一丝幽香。循香而往,是刘元瑄公馆。步入临街黑漆漆的木板门,抬眼望见“将军盔”式的建筑,上面的灰塑,寓意前世富贵后世功名。巴洛克式的西洋门楼背后是中式的庭院。行到此处,香味愈浓,迈步进入公馆的二进院,四方天井中,一株巨大的金桂遮天蔽日,几乎覆盖了整个天井。金桂种于庭院中,有金玉满堂之意,大吉也!在这座建成已七十多年的公馆中,栖身着一株树龄超过百年的金桂,早已不再稀奇。 有当地人在树下张开雪白的床单,不负这一朵朵飘零的金黄。或泡酒,或沏茶,或做成桂花糕,给中秋节从远方归家的亲人一解乡愁。 占地500多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内,也遍植桂花。道路两边,是飘落的花朵在树下留下的一轮轮金黄。刘氏庄园旁的金桂公馆酒店,更是因密布金桂而得名。 真正称得上视觉盛宴的是刘文辉公馆的桂花。在刘文辉公馆延庆园的第三进院落里,北边是一株金桂,南边是其实多年前嫁接的丹桂和银桂。满园桂香的时候,抬头一看,黄铮铮的金桂、白皑皑的银桂、红彤彤的丹桂,在浓密的树叶间吐露暗香。低头再看,树下一轮金黄、一轮雪白、一轮朱砂,抑或还加上旁边紫薇的绯红,相互亲润,宛如调色盘一般多彩和神奇。秋雨过后的地面,湿漉漉的,盛满零落的花朵,很难不让人感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久居安仁的人们早为她们找好了归宿。这安仁古镇,餐馆不计其数,招牌菜各式各样,唯有这桂花酒是家家必制,酒客必点。说来简单,将新采的桂花用蜂蜜腌制,加大邑本地纯粮酿造的好酒入坛密闭浸泡即成,但其中自有诀窍。在树人街上的筱石坊,用桂花酿的酒、桂花浸泡的蜂蜜、桂花茶、桂花红茶、桂花冰粉儿、桂花手工皂……应有尽有。客问美女主人,这桂花是哪里来的呢?答,咱这安仁哪里还缺桂花? (待到中秋时节,家人相聚,在桂花树下摆上些月饼、吃食,旁边放上少许的桂花酒,有说有笑后淡淡的品尝一口醇香的美酒,纵然多少不舍也在此刻放下。) 桂花,作为一种富贵传家的庭院植物,她见证着一个家族、一个庭院、一个古镇、一座城市的殷实和恬静。她每年如约而至的芳香,早已写进了无数家庭和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之中。闻香知秋锦官城,一轮明月轻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