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前,论文指导老师的忧伤好不了了

栀子花开前,论文指导老师的忧伤好不了了

2022-05-21    76'18''

主播: 活字电波

841 3

介绍:
五月,是高校师生集体睡眠不足的论文答辩季。无论师生都在这个季节发布了最多次的深夜emo。他们纷纷感动了自己:又修改学生论文到两点了,以后我要在自己写论文上有这点辛苦该多好啊(泪目表情);最该感谢的就是自己,感谢你没有放弃自己(配论文字数截图)。 毕业论文可能就是一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后糊里糊涂赶“死线”到想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和学生之间能互相理解、共同精进吗?论文考察的仅仅是笔头功力吗?疫情三年“学生在里头,教师在外头”的隔离对学生时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有其中产生的摩擦甚至让有些人彻底地、永远地远离了高校。 本期活字电波邀请了小文和小理,分别代表高校文科和理科的论文导师,来谈毕业论文季,她们的感受和体会。虽不能完全代表青年教师的状况,但也可以引发些思考。希望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本期时间轴】 [03:05]普通高校老师毕业季指导十几篇论文似乎是常态 [06:00]咦?你的论文是由师兄师姐带大的吗? [09:50]学生的初稿,一般都很“惊艳” [15:30]一个问题:学生和导师谁更怕收到对方信息? [22:28]真的尽力了,真的尽力了吗? [28:00]考察论文并不是考察态度,但是吧 [33:30]内卷时代,“跟头把式”地毕业的学生 [36:54]角色差异导致的“压榨”,人和人的交往的基础是什么 [44:39]【致谢】上提到谁,确实有点儿伤 [49:40]疫情也许没影响毕业,但是第一年线上答辩时,老师哭了 [55:36]后“翟天临”时代,查重 [59:00]“哄毕业”还是当一个“学术助理” [01:04:50]还有一部分工作:毕业生的心理建设 [01:08:20]毕业论文:梳理专业知识和前沿,在随意简化时代的写作训练,以及人际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