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江✖️陈丹青:艺术和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

田浩江✖️陈丹青:艺术和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

2022-08-26    68'46''

主播: 活字电波

742 3

介绍:
《角斗场的 》一经面世,便收获了一众名字响亮的拥趸,比如陈丹青。上世纪70年代,年龄相差一岁的陈丹青和田浩江,分别做过农民和工人,二人都在29岁时去到美国,也曾在纽约经常交往。但是交情不是陈丹青诚邀田浩江进行对话的根本动因,这个夏天,陈丹青为这本书数次感动,甚至慨叹自己同样书写的国外生活《纽约琐记》与之相较显得“太装X了”。 这是一场熟龄并相熟的人之间极其坦诚的对话,《角斗场的 》确确实实展现了田浩江本人一路从美国牛仔州奋斗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跻身世界级艺术家的、独一无二的奋斗经历,但确实如陈丹青所说,书写自己的成功要比书写自己的苦闷难得多得多。然而本书并不是在炫耀成就,田浩江的笔法极其坦诚,他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通过文字呈现出来,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经历,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歌剧。 你也可以同步收听活字电波第106期《世界上最会唱歌的一群人,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丨田浩江专访》更多地了解歌剧相关的内容。 【本期时间轴】 [01:45]二人的交游,陈丹青的当面表达感动和喜爱 [09:00]艺术家是虔诚的作者 [13:40]写《角斗场的 》是一个挣扎的过程 [19:20]嗜歌剧如生命的人为何再也不看歌剧了 [21:10]同代人的辨认,如何理解李安所说的“全盘西化” [29:30]如何表演跟经历的关系,如何对应那种“内心的感觉” [35:00]歌剧世界的私人指南:台前、幕后、群像 [41:40]对人物塑造来说,眼睛很重要 [50:30]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一定是围着他很多东西,有的是因为情感 [57:35]艺术家有年龄焦虑吗?What's next to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