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篇名为《如此打工30年》的文章在朋友圈流转后被删除,赶到皮村之后,小海问我,怎么看这篇文章。既然刷屏,那是戳动了许许多多在不确定的生活里挣扎的“打工人”,在经济拐点到来的时刻,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将和谁站在一起。那么打工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被如何记录的呢?
一个月前,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王德志先生来活字电波做了一期介绍,此刻博物馆已被夷为平地。我们觉得一期节目不足以展现这座博物馆的展品和价值,便决心做一个系列,以工友之家伙伴们的口述形式,记录曾经展出的内容和历史。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工友结合自身经历,与博物馆展品结合的讲述。在真实之外,有让人惊讶的深邃和诗意。请您收听,毕竟看见(此时是听见),就是最大的支持。
本期嘉宾
小海,本名胡留帅。2003年初中辍学,南下广东开始进厂打工,以纺织厂为主,也在大学城附近卖过爆米花。在车间写诗。2017年开始在皮村工友之家工作,现为同心互惠公益店店员。
【本期时间轴】
[04:00]15岁半,差一年初中毕业,去技校准备打工
“她考上了高中,我要辍学去打工。她爷爷骑着电动车带着她从县里回来。我爸爸骑车带着我去县里交钱,跟人家走”
[08:42]一路惊险,南下,抵达工厂
“我的内心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想象和孤独。甚至我还幻想,在深圳这样一个车间,遇见我初中时打过架的对手也来打工,我会过去给他一个拥抱,我们就握手言和”
[14:50]在车间之中、之外的精神力量
午休有人放许巍的《蓝莲花》、汪峰,在大润发买了本10元的古诗词,后来花5元买到了一本二手的、海子的诗。如获至宝
[19:50]表达真实的渴求,在车间里开始写诗
“觉得我不属于这里,又不知道我该属于哪里”
[23:30]经张楚介绍,过黄河以北来到皮村
“第一次见到打工博物馆的时候,我就被震撼了……那么多年的委屈,被记录、被承认了”
[26:44]小海亲身经历过的“暂住证”事件
“钻到公园树丛里藏了半小时……后来我再也没有走过那条路”
[28:40]打工二十年里经历的证件与博物馆藏品的交错
“证件说的是服务方便,其实就是一种限制一种束缚”
[32:32]博物馆里那些触动小海的信
“给爸妈的家书里,总是署名‘不孝的女儿’‘无能的儿子’”
[43:00]小海自己的家书故事
“那时候排队用IC卡打电话……现在的手机每个月有120分钟免费通话,我却不诉说了”
[48:30]打工艺术博物馆的女工展厅
“一些人做了一些改变,开始做服务工友的机构。火种一样,一个影响一个”
[53:50]打工二代是否会给父母讲打工艺术博物馆
“就怕根本意识不到,觉得这样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