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北大男教授,成为妈妈的“妈妈”

当一位北大男教授,成为妈妈的“妈妈”

2024-05-11    76'23''

主播: 活字电波

7262 147

介绍:
国内最早研究“数字化生存”的前沿学者,始终热爱尝试“新玩意儿”解读流行、对人工智能进行前瞻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近几年不再过“飞来飞去”的生活,甚至不怎么跨出北京市海淀区,因为他生活的B面,是照护高龄双亲。胡教授的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患有重度阿尔兹海默症——世界上最残酷的病症之一。前不久,胡泳教授接受了凤凰网的采访,自述了这场注定失败的照护之路上,他所经受的和思考的。这篇文章引发了大量的评论,共鸣以外的微辞集中在两方面:女性充当看护主力的时候无人问津,当有社会地位的男性开始参与照护,人口结构问题才算问题;北大教授亲自照顾阿尔兹海默症母亲,是资源浪费吗? 这二者都明或暗地指向社会结构和观念的适老性还没有被重视,作为肉身,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直变老,照护工作却没有被赋予应有的价值高度。照护不仅关乎皮囊,如何让老、病、死更有尊严,不让照护那么狼狈,要重新定义价值观,在人口结构变化的新现实中,郑重准备好全社会的结构性支持。包括机构、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心理、情感等等。 本期活字电波邀请胡泳教授,聊聊在“不能散架”的生活之中,作为学者的本能和独特的思考。聊聊不少年轻人喊着“断亲”的时代,照护对双方来说意味着什么。以及成为妈妈的“妈妈”的照护岁月里,他获得了什么。 【本期时间轴】 [05:45]意识到成为照护者的时刻 [11:10]大量的精力,是用在怎么对付日常的挣扎和照护 [15:20]照护者需要让自己的心理保持有序 [21:00]00后学生,对照护的认识和感受 [27:00]真正深远影响到我们生活的重要变迁,是人口结构的变迁 [39:40]照护的对象是需要心理抚慰的 [47:40]为什么不送母亲去养老院?其中包含的社会潜台词 [56:30]心甘情愿的照护并不(完全)源于“被妈妈好好爱过” [01:09:00]当她忘了一切,如何看待“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