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从北京迷笛音乐学校毕业的许多,结识了同为街头歌者的孙恒。之后他们组建“打工青年艺术团”乐队,张着“天下打工是一家”的横幅,去工地、工厂、社区为广大打工人歌唱。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在北京皮村办过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办过“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新工人剧场、文学小组,办过“打工春晚”……2017年开始,他们开启了大地民谣乡村音乐会之路,在全国各地的乡村巡演。从城市到乡村,他们始终为劳动者歌唱。
本期小雪和阿廖到北京市平谷区张辛庄的同心公社,采访了新工人乐团团长许多,一起聊聊、唱唱,谈谈如何为新工人探索出一个“回得去的故乡”。
这是活字电波头次加入即兴弹唱环节的节目,一个建议:尽量别倍速。
[05:10] 从海宁逃离到迷笛音乐学校
[10:30] 与张楚的“二十年”缘分
[16:50] 乐队在工地上 “吼”着为工友唱歌
[18:50] 从打工者文化走向乡建网络,推进“大地民谣”
[28:10] 乡村和城市真的存在巨大的文化隔阂吗?
[36: 05] 农村是人口不断流失的“大后方”
[40: 30] 乡村文化自信从哪来
[47: 22] 90后富士康工人创作歌曲《工作八小时》(49:40处)
[55: 30] 新工人乐团与资本的“调性不搭”
[59: 40] 小镇青年关于“回不去的故乡”的反思
[01: 03:10] 现场弹唱新歌《吾乡》
[01: 07:22] 普通人可以为乡村振兴贡献怎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