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本毕业。有什么可尴尬的?

我,二本毕业。有什么可尴尬的?

2021-06-18    76'46''

主播: 活字电波

6803 144

介绍:
据说211以下二本以上的分数档,填志愿时讲究“三分考七分报”,有某种智慧也暗示某些投机。似乎没达到“无忧”标准的年轻人,从迈入不同大学校门开始,便注定了命运的走向和浮沉,而一本、二本确立了不同的航向标吗? 去年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掀起了一波关于“看见”二本学生的讨论:二本学生这个群体究竟有什么特征?所谓“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身边的二本学生,没对这本书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因为个体命运的参差无法在一本教学札记中一一对应。原生家庭背景、房产焦虑更是无差别的作用在大多数年轻人身上的现实。 本期两位分别来自北京和东北的二本毕业生聊聊自己的“二本经验”,也尝试从自身的经历中确认学历的不同是否真的造就了人生及志趣上的差异。 声明:个人经历,绝无瞎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期时间轴】 [05:00] 谁在标签化甚至“污名化”二本学生 [15:50] 二本学生经历过太多无谓的PUA [21:45] 北京二本学校氛围及各地学生状态 [28:24] 考上二本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 [32:00] 二本、985、专科生的差异 [43:55] 老少边穷地区的二本学生如何参与社会实践 [47:42] 学历作为敲门砖,其有效期是…… [57:00] 没有“利用好”211学历的毕业生的自白 [01:07:25] 三十岁就认定命运可能太早 【提及的纪录片】 《高三》周浩 《出路》陈为年—“为什么贫穷”系列 片头曲:《十万个为什么》—花儿乐队 片尾曲:《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