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2021苟着过了一年?胡赳赳说“苟着是常态”

感觉2021苟着过了一年?胡赳赳说“苟着是常态”

2021-12-26    61'09''

主播: 活字电波

767 4

介绍:
本期我们与胡赳赳老师谈论的核心是“孤独”。起因是读到胡赳赳的新书《论孤独》,一部直逼当代人最本质的生存境遇的思想随笔。 这本书的豆瓣读书内容简介中写道“该书紧紧围绕当代人的孤独境遇作文章。作者所谈及的内容从作家、知识分子、思想家的社会责任,到自闭症、性骚扰等社会议题与思潮,无不透露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怀。‘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主义’的败退可谓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而失策的问题。” 与赳赳老师的交谈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问题的警觉和独特的见地,他关切世界、表达锋利,其中一些大胆发言可能未必被所有人接受,但是正如他所说的,说不,才是权利,对所有的观点,包括自己本身,都要保持一种批判。 【本期嘉宾】 胡赳赳,作家,艺术评论人。历任《新周刊》首席记者、主笔、副主编、总主笔,前后十二年;出版有随笔集、评论集、诗集等著作多种,现为多家机构文化顾问。著有传媒专著《理想不死》;艺术评论集《空,欢喜》;杂文集《北京的腔调》《中国的倒影》;曾在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做客座研究,现主持喜马拉雅FM汉字文化类节目《赳赳说字》。 【本期时间轴】 [03:00]孤独是来源于生存状态的感知,孤独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性,孤独是一种享受说不的权利 [10:00]一个在育儿初期感受到孤独的新妈妈 [13:06]人需要工作、家庭以外,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 [16:20]逃学,是对孤独的需要和体认 [19:10]老年人更喜欢孤独吗? [25:03]用五通书信展示《论孤独》的原因 [35:00]长邮件与反效率的无用之大用 [39:40]独处就孤独了?误解 [49:30]“我们都是这个地球上的居民,我们无处可逃” [56:13]知识只有内化为你心灵的东西你才会内化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