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十二期语音

传播学第十二期语音

2016-12-05    06'26''

主播: 心传考研

103 25

介绍:
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及特征P3: 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信息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香农和维纳从信息论与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这个概念。按照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根据其所在系统的不同,可以把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①事实性(客观反映事实); ②传递性(信息产生和信息效果的前提); ③时效性(信息的效用是有一定期限的); ④系统性。 二、信息爆炸: 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 三、信息社会P28: 1、信息社会的内涵: 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不过,使“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973年出版)以及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年出版)这两部著作的出版。 2、信息社会的特征P31: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②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③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④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3、信息社会的发展: 初级信息化阶段和高度信息化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这个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了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末直到今天,为高度信息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①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 ②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③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4、信息环境P112: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这些信息并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5、信息论: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学科。20世纪40年代末,数学家香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和《在噪声中的通信》,成为信息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事物。通信的目的在于消除信宿的不确定性,信宿收到信息后,不确定性解除的越多,则获得的信息量越大。